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daily archive for 2009 年 12 月 08 日.

靠山的旅程南德阿爾卑斯—

盛夏在阿爾卑斯山的旅行,像牧人趕著牛羊在廣大的山區間漫步著。一山接著一山,彷彿前面有更充沛的水源與翠綠的草地,彷彿前面,在山的另一方,有更充滿夢幻與神秘的山村聚落。

遊走在德國阿爾卑斯山山徑,總讓我想起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1877-1962 )他所描繪的山谷裡小鎮的景色,那是從山林飄來的味道。

我繼續漫遊著,像翻閱一本德國最南端的地圖書。

—yingju-Lu 

Ettal(艾托勒)——

前往艾托勒修道院(Kloster Ettal)的沿途風光—艾托勒曼德爾峰(Ettaler-Mandel) 山麓

圖像來源:yingju-Lu

距林德霍夫堡(Schloss Linderhof)12公里遠處,有一座巴洛克式修道院Ettal(艾托勒)Ettal(艾托勒)距歐博阿馬高(Oberammergau)也有13公里遠。Linderhof(林德霍夫堡)回程的路上,我們便轉道步入Ettal(艾托勒)

Ettal(艾托勒)沿途陽光極為燦爛,那照射在草原上的光,把大地的顏色過渡成黃,我們不時停在悠悠草長的丘原地上拍照留念,漫遊的心很是舒暢。我很喜歡坐在草原上的感覺,心情特別舒服。

冬日修道院Kloster Ettal的雪景: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在海拔1633公尺的艾托勒曼德爾峰(Ettaler-Mandel)山麓,矗立著一座修道院Kloster Ettal(艾托勒),我們為此而來,也是此次近阿爾卑斯山之旅的最後一天。這座修道院存在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根據記載Kloster Ettal(艾托勒修道院)最主要的建築原本是哥德式教堂(gotische Klosterkirche),西元1710年至1790年間再重新修建成為現今巴洛克樣式(Barock)特別在經過路德維希國王1330年的大肆修建後,這裡就開始因其修道院成為一座如詩如畫的渡假聖地,修道院也為艾托勒曼德爾峰(Ettaler-Mandel)山麓增添空靈的氣息,成為今日一座極富盛名的療養勝地。

艾托勒修道院(Kloster Ettal)教堂圓頂上1300平方公尺的壁畫: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我們踏著踉蹌的步履而來,跌跌撞撞似地不經意闖入中世紀的時空,除了教堂那高聳銅青綠的典型天主教圓拱形屋頂特別吸引人之外,引人注目的還有不時穿梭在街巷內的修士,他們一身純黑的長袍,讓這個修道院顯得更為肅靜。走進這裡的一棟巴洛克式風格的教堂,教堂內最引人注意的,便是教堂圓頂上那1300平方公尺的壁畫,及其充滿431個人像的壁畫像圖,這也是這棟巴洛克式教堂獨特的資產。

艾托勒修道院(Kloster Ettal)教堂內部的管風琴: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午後的天,山起雲霧,但沒有下雨。修道院外三五成群的孩童戴上面具,穿著戲服,又拿起道劇寶劍與槍,哼唱著不知名的曲調,熱絡的歡愉聲喚起不少路人的好奇與注目。

修道院Kloster Ettal: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高原山麓裡的艾托勒修道院(Kloster Ettal),別有一番遺世獨立的莊嚴美感,點綴著簡單的幾戶人家,和著山林而已,但卻散發著一種幽靜。我們順著河道往歐博阿馬高的入城方向行走,回頭向這座艾托勒修道院(Kloster Ettal)告別。漫步的這一路,清澈的Ammer河有時涓涓細流、有時氣勢滂湃地不斷為我們彈奏著大自然的樂曲。陪伴我們的,還有一直變幻著不同色彩的水波。一路行行歇歇約二個小時,我們終於走回了歐博阿馬高(Oberammergau),恰巧又遇見了那對住在同一戶民宿的友善的德國夫妻,我們互相揮手寒暄短短幾秒鐘而已,沒想到離去前這位先生還是忍不住用日語向我們說「莎喲娜娜!」。

知性又感性的今天,我們走訪林德霍夫堡(Linderhof)又拜訪Ettal(艾托勒)真是舒服,令人好陶醉。但時間過的很快,今晚也是我們最後一天待在歐博阿馬高(Oberammergau)

 

—————靠山的旅行南德阿爾卑斯(2) Ettal(艾托勒)  yingju-Lu

漫遊者-Lu

漫遊天地~閱讀連結

網誌月曆

十二月 200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