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上)~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年,生於匈牙利死於德國)是一位少懷大志的音樂神童,極崇拜大音樂家貝多芬,六歲時就對樂曲有濃厚的興趣,據說他在識字前就識譜了,從小便忘情地學習音樂。也因此從小就擅長演奏鋼琴的他,演奏技巧睥睨當時的樂壇,琴藝熟練高超,被譽為「鋼琴大王」,並確立了近代鋼琴演奏法,那時除了蕭邦之外,無人能取代他。
12歲時,這位有德國血統來自匈牙利的李斯特(Franz Liszt)便跟著父母轉往巴黎發展,在最初的歐洲演奏旅行中,在法國獲得了「莫札特再現」的最高美譽,其父自樂不可支。(相關莫札特網文連結:天才與人間的遺憾(上)~YINGJU-LU / 天才與人間的遺憾(下)~YINGJU-LU)1847年,他36歲之前,大部分的時間李斯特(Franz Liszt)都在巴黎度過,在那裡李斯特(Franz Liszt)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如喬治桑、雨果、海涅、拉馬定等人。
李斯特(Franz Liszt)在樂壇上的成就及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他是浪漫派主義最具代理性人物,曾有一段時間他傲視當時的樂壇,重要性、影響力可想而知,但對於名氣如此響亮的人,有人崇敬自然也有人詆毀,尤其多著墨在他人格上的攻擊。李斯特(Franz Liszt)的人格特質有浪漫派的宏偉,也有荒唐的性格,有些諷刺畫家便批評李斯特(Franz Liszt)的雙重人格,華而不實,拈花惹草的作秀者,實在跟屬靈的教士很難協調在一起。然而他的音樂確實是成功的,是浪漫主意靈思的精髓,他具有白遼士神性的瘋狂(可粗略參閱全人教育百寶箱資料: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734),蕭邦的貴族詩情(可粗略參閱網路維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9B%B7%E5%BE%B7%E9%87%8C%E5%85%8B%C2%B7%E8%82%96%E9%82%A6)(在此附註一題,李斯特與蕭邦相識,但兩人始終並無深交。),還有孟德爾頌的嫻雅溫文(可粗略參閱網路維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88%A9%E5%85%8B%E6%96%AF%C2%B7%E9%97%A8%E5%BE%B7%E5%B0%94%E6%9D%BE%C2%B7%E5%B7%B4%E6%89%98%E5%B0%94%E8%BF%AA),以及舒曼的熱切而內省(可粗略參閱網路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7%89%B9%C2%B7%E8%88%92%E6%9B%BC)。
李斯特(Franz Liszt)從小便長得極為俊美,及至青年已流露風流倜儻的氣息,今天想分享給大家的便是李斯特(Franz Liszt)與愛人間的情詩。
不知是因為李斯特(Franz Liszt)外貌的關係還是其性格,總之,李斯特(Franz Liszt)的父親在其臨終前給16歲的兒子李斯特(Franz Liszt)留下的最後遺囑包括這一句:「你當不會為了女人而毀滅了自己吧?然而我卻很擔心你可有這種克服女性魔障的功夫嗎?」
縱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情史,可謂一樁接著一樁,豐富精彩,可特別的是,李斯特(Franz Liszt)和女性相戀,似乎又從不耽溺於官能之上,他尊重女性的愛據說可不亞於對神敬虔的愛了。其實李斯特(Franz Liszt)是喜愛聖經的,晚年的他還一度成為天主教神父呢!
除了李斯特(Franz Liszt)的初戀,以及和歌手、名女伶等的愛情,李斯特(Franz Liszt)還有數個轟動一時的戀情,不過先讓我們讀一段李斯特(Franz Liszt)與情人的情詩往返。
李斯特(Franz Liszt)在聲名達到高峰時,認識了德國喜劇界名女伶夏洛蒂-哈根,這一首詩是獻給她的:
「詩人呀!愛究竟是何物呢,且勿隱瞞我,
愛是靈魂的呼吸,
詩人呀,接吻究竟是何物呢,且要告訴我,
接吻,雖然短暫,但是罪惡卻夠深。」
他們二人在一起時,一時成為世人閒談的話題,就是現今的誹聞和八卦啦,新聞界甚至惡口交加,最後夏洛蒂嫁給了某騎士領地的領主,但才4年便告仳離。就在她結婚的第一年,還曾給李斯特(Franz Liszt)寫了如下的信呢:「由初次見證到失去了你,也有好幾年了。但是我因為你而更能體會到其他的人都是墮落的,其他人,不,應該說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與你相比,你,的確是獨一無二的。」
回到1834年,李斯特(Franz Liszt)在喬治桑的介紹下結識了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當時女方28歲,男方22歲,後來二人結伴赴日內瓦、羅馬、德國等地旅行,他們的戀情維持到1844年。分手後,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最後仍選擇和前夫破鏡重圓。李斯特(Franz Liszt)和她共生了3個孩子,其中以柯西瑪(Cosima)最為有名,年長後她先嫁給李斯特(Franz Liszt)的學生漢斯-彪羅(Hans von Buelow)後離異,再成為知名的華格納的情人,二人產下一子。
為李斯特(Franz Liszt)留下3個愛情結晶的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死於1876年,李斯特(Franz Liszt)如此憶她而寫下:「套句俗語,她和我並不相配。達戈爾夫人在我的記憶裡,是一個悲哀的秘密。我信神,因此也只能如此祈禱,求神賜予三個孩子的母親的靈魂,和平和光明、、、」。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上) yingju-Lu
(以上資料參考及圖片翻拍自音樂百科全書與音樂文摘)
音樂欣賞
~李斯特 愛之夢~
Arthur Rubinstein piano(魯賓斯坦)
李斯特曾經寫過三首題為愛之夢的鋼琴曲,其中以第三首最為著名,此曲原為聲樂曲,一八四五年根據德國詩人弗雷利格拉特(Freiligrath)的情詩《能愛就愛吧!》所寫,詩的大意如下:
我的愛之夢 將綿延直到永遠 雖然我倆分離
我的愛之夢 我知仍然綿延 雖然物換星移
在沉寂的深夜裏 聽妳奇妙的心聲 到黎明始知妳己遠去
我的愛之夢 如同妳把把我擁抱 充滿柔情蜜意
夜夜月下 願幸福充盈 愛情之夢 何其歡欣
(取自youtube)
3 留言
Comments feed for this article
2013 年 08 月 19 日 於 21:00:13
漫遊者-Lu
音樂藝術時間囉
休息週^^"
好棒的音樂!!!
好羨慕能彈一手好琴的人!
如果我小時候能有機會遇到好的鋼琴老師
我大概就不會放棄彈鋼琴了,呵!!!
讚讚
2013 年 08 月 19 日 於 21:23:23
漫遊者-Lu
在此附Arthur Rubinstein piano(魯賓斯坦)生平
取自該影片youtube的解說:
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生於波蘭
父親是當地最大的猶太社區的商人
2歲時Rubinstein在其姐姐的鋼琴課上
首次展現出了對鋼琴的濃厚興趣
4歲時開始學習鋼琴
為德國小提琴家姚阿幸伴奏
展現了極高的天分
並獲得姚阿幸的賞識和指導
Rubinstein常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鋼琴家
他的演奏細膩詩意
音色特別圓潤、豐厚、甜美
1906年赴美演出獲得成功後
於1946年加入美國國籍
1977年獲頒授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
1982年於日內瓦逝世時享年95歲
其骨灰葬於耶路撒冷
讚讚
2014 年 04 月 17 日 於 20:12:26
【奧伊廷(Eutin)-韋伯(Weber)的故鄉(下)】~yingju-Lu | ~牧羊女的風鈴詩坊~
[…] 就鋼琴技巧而言,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年)相當卓越,他也可以說是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年,生於匈牙利死於德國)(相關連結: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上)~YINGJU-LU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