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忤斯的路上~
耶穌釘十字架那一天,到他死而復活向眾門徒顯現,這中間有那麼一大段聖經記載的文字,就這樣深深感動了我。
聖經對我而言是一本很奇特的書,每個不同時期的我都能被其書中記載的不同篇章裡的文字所感動,每個時期的我理解的重點也都不一樣,經年累月下來這本聖經就被我劃得密密麻麻的了。其實它記載著的原應是屬於信仰的事吧,可讀到心裡去的,最後不只是信仰,卻也和人生經歷(驗)有關!
又比如我也很喜歡大衛王的詩篇,有作曲家從他的詩文編製了不少令人感動的讚美詩歌;我也喜歡所羅門王的箴言及傳道書,喜歡他歌頌愛情的雅歌;還有舊約裡諸多先知的故事,還有記錄的摩西與約書亞時代的事蹟,很多人把這部分視為神話,但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看到的是神的大能;新約裡的四福音,每部著重的重點都不太一樣,但都是在刻劃耶穌的事蹟,讀來讓人欲罷不能。有時姊妹聊天,我們聊到上帝信仰,都說好像每個人對上帝形象的理解都不太一樣,我們好像都有自身獨有的親近上帝、感受上帝存在的方式,像有人秉持著敬畏王者的心,有人卻覺得上帝比較像是父親對孩子的關心,當然也有人覺得上帝代表的就是最後審判的形象等等。沒錯,我覺得這些形象都是存在的,只是不同樣貌的比例在每個人心中所佔的稍有不同罷了!
除此之外對新約四福音,每個人喜愛的部分也都不同。聖經中描寫使徒個性最鮮明的,比如彼得就較衝動直言些,有的則多疑,有的沉默…各有不同,有時想想自己的個性好像在這些人物上也出現過。我們姊妹有人對約翰福音最有感覺,它強調的是愛,但我卻覺得保羅的書信強而有力深得我喜愛,其他門徒書寫的書信我也很喜歡,看來每個人吸收的部分、易感的部分也都略有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閱讀聖經一直能帶給我很多的感動。

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
以馬忤斯的晚餐~Supper at Emmaus
between 1601 and 1602
77 × 55 in (195.6 × 139.7 cm)
以馬忤斯晚餐,1601年,畫布油畫,139×195厘米(公分),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
~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 <釘十字架>第39-43節︰
39.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祂,說:〞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吧!〝
40.那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 神嗎?
41.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作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作過任何一件不好的事。 〝
42.就說:〞耶穌啊! 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43.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 <以馬忤斯的路上>第13-16節︰
13.正當那日,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子去;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里。
14.他們彼此談論所遇見的這一切事。
15.正談論相問的時候,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
16.只是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祂。
約翰福音第二十章 <耶穌向多馬顯現>第24-29節︰
24.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25.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 〝
26.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
27.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
28.多馬說:〞我的主!我的 神!〝
29. 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我才信;那沒有看見我就信的,有福了。〝

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
以馬忤斯的晚餐~Supper at Emmaus
1606
141 × 175 cm (55.5 × 68.9 in)
Das Abendmahl in Emmaus (Mailänder Version), 1606. 收藏於Pinacoteca di Brera, Mailand
~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以馬忤斯的路上…,短短幾個字給了我許多想法。我想像這個畫面,好像我們每個人在世也一直處在這樣的路上,一條讓我們思索人生的道路,對生活或生命有所不解甚或懷疑的路…,但這時候耶穌卻出現了, 以馬忤斯成為一條上帝意外來訪的路…。
愛聞思所著的靈修書中一篇這樣寫的︰
祂臨到的時間,並不受什麼侷限,書房靜讀時,聚會崇拜時,或者鬧市急行時,每一刻都有可能。祂往往在我想像不到的時候蒞臨,有時停留一 下子,有時好幾小時。當祂離去時,我總是知道我與天國的關係又近了一層。…
在我的閱讀經驗裡,聖經不只是一本關於信仰的書,更是一本偉大的文學書。
P.S.以馬忤斯的晚餐~Supper at Emmaus
這二幅畫透露出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思想上的轉變,1606 年創作的<以馬忤斯的晚餐>是卡拉瓦喬流亡之後的作品,在這幅畫中色彩不再那麼生動,桌上也只剩下簡單的麵包和水,和1601~1602 年間創作的同一題材<以馬忤斯的晚餐>那顯得情緒激昂表情激動、色彩飽滿鮮麗的畫作相比,所有出現在畫面中的人物也都不一樣了,不再是年輕意氣,取而代之的是蒼老與消瘦。然而在幽暗的微光之中,1606 年創作的<以馬忤斯的晚餐>謙卑柔和,似乎更能感動人心。
~以馬忤斯的路上~
~yingju-Lu~
11 留言
Comments feed for this article
2016 年 12 月 17 日 於 09:33:04
Celeste
感谢分享❤❤❤
我还很喜欢腓立比书❤
讚Liked by 1 person
2016 年 12 月 17 日 於 18:25:54
漫遊者-Lu
腓立比書也是保羅書信
這篇裡面有好多美好的句子
我也很喜歡
我覺得保羅書信總是強而有力
很喜歡這樣的訊息
讚Liked by 2 people
2016 年 12 月 17 日 於 18:44:00
Celeste
是的
讚Liked by 1 person
2016 年 12 月 17 日 於 16:56:59
希琳娜
好多西方中世紀繪畫雕刻都是與宗教聖經相關。最近同婚議題搞得人很煩,一大堆攻擊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言論,看了就來氣,硬要叫大家把不正常的事當自然,還要霸凌多數異性戀去更改法律,更有不少腦殘的異性戀也瞎起鬨,根本不知道制定民法的婚姻意義和目的,相愛就可以結婚是沒錯,但法律不只保障雙方之間的關係與利益,更是有關親屬認定和親權的規範,以及財產分配權的問題。反正覺得同運很噁心,希望神掌管一切,在祂的旨意下,必有一套措施是可以救濟同性戀,但不影響原本的婚姻制度和規範。
讚Liked by 2 people
2016 年 12 月 17 日 於 18:41:29
漫遊者-Lu
如果達到攻擊的地步我覺得就真的不好了
想彼此包容都很難
台灣真的很吵
什麼都可以吵
但這種現象並不見的就是好事
不過我覺得妳的看法是很不錯的
“希望神掌管一切,在祂的旨意下,必有一套措施是可以救濟同性戀,但不影響原本的婚姻制度和規範。"
真的希望這件事能和平落幕!
讚Liked by 1 person
2016 年 12 月 19 日 於 22:56:33
Lady Oscar
「可讀到心裡去的,最後不只是信仰,卻也和人生經歷(驗)有關!」 深有同感。 我這兩個星期因出席學生的表演,去了教會兩次。 跟著大家讀了幾頁聖經,回憶起小時候上過主日學的事。 那也許是除了練琴之外的童年記憶吧。
非常非常喜歡這兩幅畫。 太美麗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2016 年 12 月 20 日 於 18:40:59
漫遊者-Lu
記憶就是這樣子的
很難想像人若沒有了記憶會是什麼樣子啊!
很驚訝妳喜歡這二幅畫耶
不過很開心!~~~
讚Liked by 2 people
2016 年 12 月 22 日 於 22:36:47
Lady Oscar
很喜歡!! 怎麼會驚訝呢?~ ^^ 兩幅畫的色澤和心情很不一樣,同是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很有趣。 我看了好幾遍,還是很難選擇哪一幅比較喜歡,就兩幅一起喜歡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2016 年 12 月 23 日 於 18:22:27
漫遊者-Lu
不過這畫家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喔
而是卡拉瓦喬(我附上去的是卡拉瓦喬的全名)
讚Liked by 1 person
2016 年 12 月 25 日 於 00:12:22
Lady Oscar
哈哈~ 只看到米開朗基羅就興奮得不看後面的姓名了。 太好笑了啦我~
實在畫得很深刻,那份憂思全在眉宇與手心之間。
讚Liked by 1 person
2016 年 12 月 25 日 於 12:01:02
漫遊者-Lu
不會啦
喜歡畫是好事啊
因為我用了畫家的全名
後來還想可能會讓人誤會呢
所以想到要提醒妳~~~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