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憶~
連續幾日暮晚多風的蒼宇裡,見好幾批候鳥北返,時約5月12日前後,還好,向晚之後田野起風,大大消散了熱氣,像這樣40度的高溫真是讓人難受,而現在也才5月。據以往的經驗,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是從7月開始,也就是說屆時應有可能再度突破往年的高溫記錄。
暮晚的風說來清涼,風勁也強,好愛!候鳥在這樣的溫度下遷徙,應也感到舒適。由熱轉冷,秋季的南遷;從冷轉熱,春末夏初的北返。每回見候鳥遠行,感覺莫名,很開心,就像是在特定的季節與日子裡再見牠們,也像是一場約會了吧!
見候鳥北返是立夏(5月5日)後的事,於是想起了蟬,正疑惑天氣已經這麼熱了,怎還未聞蟬鳴聲?星期後,也是暮晚時分,正準備散步去,才踏出庭園未久,隔壁林園內的大樹便傳來熟悉的蟬叫聲,這也是我今年在小村聽見的第一聲蟬鳴,但可能在很多地方早就蟬鳴唧唧了吧!
看鳳凰花在襖熱的暑氣中搖曳,伴隨著的是夏蟬唧響,多麼典型的島嶼夏季,也是學生時代畢業季特有的情境,雖然學生時代早已悄然遠離,但這樣的畫面及記憶年年從腦海裡跳出,彷彿那一切都不曾離開一樣!…
五月一日︰
住在生態保護區裡,純屬象徵意義;人不過是驚鴻一瞥。他能夠留下什麼痕跡呢?只能留下他在雪地上的腳印。湖的對面,布里亞特那一頭,有個「生物圈保護區」,禁止任何人進入。在地球上把大片土地劃分成神聖禁地,讓生命得以在沒有人類的狀態下永續發展,我覺得這樣挺詩意的。動物和神靈將不必受到人類的監看,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們將會知道,在這個避風港裡面,有一種野生的生活正在發展茁壯,而光是知道這一點,就足以令人撫慰欣喜。這並不是要禁止人類取用森林、土地和海洋的資源呀!而是要從我們的取用範圍中,刻意排除掉幾片土地。但專家學者們盯得很緊。他們滔滔不絕呼籲必須讓生態環境作為服務人類之用,他們絕不容許多達七十億人口的人類連面紙都不許用…。
摘錄自<貝加爾湖隱居札記>
席爾凡–戴松(Sylvain Tesson)
~夏之憶~
~yingju-Lu
8 留言
Comments feed for this article
2021 年 05 月 30 日 於 21:23:08
漢寧
願此身化為候鳥,夏避暑極地,冬南遷海島!
可惜人類中只有極少數人,擁有這樣的優越條件,隨心所欲飛南飛北
讚Liked by 1 person
2021 年 05 月 31 日 於 21:23:31
漫遊者-Lu
感覺真好!^^
不過其實候鳥遷徙時也是有風險的
畢竟長途旅行總有預測不到的事啊!
讚Liked by 1 person
2021 年 05 月 31 日 於 09:39:34
asonng
昨天台北下大雨了,南部應該也有感受到威力吧😂
讚Liked by 1 person
2021 年 05 月 31 日 於 21:24:25
漫遊者-Lu
昨天下很大又很久
可惜只有一天
今天就沒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2021 年 06 月 04 日 於 22:25:47
independentmind
下了雨,就比較涼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2021 年 06 月 04 日 於 22:28:34
漫遊者-Lu
真的!
現在就在下雨呢!^^
讚Liked by 1 person
2021 年 06 月 06 日 於 22:43:45
希琳娜
五月上旬的台北,最高溫好像是 37 度左右,還不超過人體發燒的程度。
讚Liked by 1 person
2021 年 06 月 07 日 於 21:41:32
漫遊者-Lu
那一段時間接近河谷或山區地帶特別熱
很不幸我們這裡就是!@@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