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category archive for the ‘在記憶的原點’ category.

~夢之所及…~

留德生活照 / 德國風景

悠悠歲月又走過幾多年,潮水朝夕還能再來,只有過往無法更新,如夢恍惚間褪變成些許記憶,深埋在腦海,偶爾回想!

畢竟人生進行式,緬懷過往只能是刻意,或,許是無心…。

在接連幾次夢見過往的朋友K.後,直覺詫異,能這樣夢著一個人,說是機率渺小,但也碰到了。

一直知道K.是極為低調的人,和她認識時便知道她並不喜歡用3C產品,連e-mail幾乎都沒用。但此刻我仍抱著一點希望,或許能在網路上找到她的消息或工作室,卻意外看見工作室教授已辭世的消息!

大疫三年,好像一些傷心的事也在這期間發生,雖然並不清楚是否和染疫有關?

而另一則同樣傷心的消息來自留學時的室友,她的先生也在今年初去世!他們都身處歐洲,也是曾經的重災區。

這室友傷心好一陣子,到現在似乎還未走出陰霾與傷痛,在臉書上發的都是哀悼文、緬懷文和回憶照。她年紀尚輕,還得獨自撫養二個幼小的孩子,也真是辛苦她了。在我印象中這位保加利亞女孩樂觀開朗,總是笑臉迎人,想她之後的生活會更辛苦些了!

時光芢苒,回想曾在德國生活的一切,如今感覺真恍如一夢,和夢境已差不多。

有時都覺得自己的夢美得不行,而那些出現在夢中的人,彷彿在多少個前世都和自己有關,於是有回竟也有感而發跟小妹說,「我今世好像把前幾世相關的人都夢回一遍了!」沒想到小妹竟然也和我有同樣的感覺!當然,好些人不止在夢中出現過一回。

如今憶及往昔在德國,也和夢一般甜美,那些曾經的挫折、失敗或傷痛,好像已顯得無足輕重!

有時我會拿出當時的相片懷舊一番,很快地就可以陷入當時的情境,不管是空間或大自然的氛圍一切歷歷在目,栩栩如生,甚至嗅回了當時的氣息…。

都說記憶只會漸漸遙遠,逐漸消逝,也是,的確有些事情的細節已記不清了,但奇怪的是,在心中對於那時卻仍深藏著遺忘不了,或者是不想遺忘的情愫東西吧!

歲月流逝,多年後大家各奔東西,我在網路一端查到不少工作室夥伴們的消息,也包括好友K.,絕大多數人仍堅持創作的路,也都成立了工作室,心中無限欣羨,看了看工作室的地址,大多也都選擇在小城、鎮鄉,流進大城市的人極少,但定期舉辦展覽倒是常態。教授雖已辭世,在天上看著自己的學生在創作的路上堅持不懈,定也感到欣慰!

我們舉世之人都在等待大疫結束,真正的春天能夠到來。但也該記得大疫所帶來的諸多不便,以及死傷,認真重新思考如何面對未來的世界與生活,如何和大自然和平共存。悲傷定有,但一切終將過去!

~夢之所及…~

~yingju-Lu~

~夜宇微光~

在古厝屋前,連續數日發現夜鷹掉落的羽毛,夜鷹於我是一種極為有趣、罕見且帶著偏愛情懷的一種鳥類(相關Blog連結︰~隨心所欲的鳥~

),發現牠的羽毛頻頻散落在老屋附近,想見牠應該時常在離古厝不遠處的這些枝葉、矮叢處或花架上活動吧!也許在夜深人靜的夜晚,牠就大搖大擺地在水泥空地上行走呢!想到這樣的畫面就覺得好有趣,雖然,這像是有種帶著幻想式的成份在,哈!沒關係,自己想想開心也好!

一次午後下過大雨的夜晚,不知何故?方圓百里內的路燈都故障不亮了,幸好各家屋宇內的燈仍是安在的,不然,可能又會引起不小的抱怨。

像這樣停電的夜晚,在南部這裡已經很少見了,且通常一有停電,相關工作人員就會馬上進行搶修。可那天,路燈停電維持頗久,印象中好像到了深夜11點左右路燈才亮回來,期間有大工作車在門前馬路上疾馳,檢查路燈桿等…。

那日雖莫名停了電,可是當我在毫無光害的夜空下在庭園上漫走時,卻感受到眼前釋放出一種極為安詳靜謐之感的氛圍,當下的黑,一點也不漆黑,這種氣氛反而深深吸引著我,突然很有感,原來,路燈的存在對我們是如此習以為常,以致幾乎遺忘了夜晚該有的本色…!

我一直覺得我們的路燈太多,亮度太亮,原來,最讓我的眼睛習慣的還是無燈的夜…!

可惜啊!下午雨過雲未散,夜空多雲,一顆微弱的星光也沒點亮。我望著古厝前的大山,山上幾處燈火通明,燦爛異常,真是名副其實的不夜城了吧!

國王(狗)在側,安靜如常,牠好像懂得我很耽溺於此刻美景的心吧!…

此景引我憶往,想起大學時班上同學一起上高山搭帳棚、小露營,把酒話心事、看流星劃過穹窿的夜晚…,那也是我第一次,可能也是至今唯一、唯二少數喝過的酒,記不太清了,但那次真的一杯倒,哈!

此景,也讓我想起在德國時,有一回和幾位知心好友夜遊山丘的情景,在夜半12點多…。

其實沒有燈光照的天空與大地,一點也不黑,也不暗,好似從地表、從天際邊緣、從整個宇宙自然就發出一種微微的光,微光浮現包籠著整個大地,這樣的情境安靜得迷人,有些神秘,靜謐中卻一點也不令人感到害怕!

意想不到這回停電的時候竟也讓我憶及過往,真要感謝鄉村寬闊的視野與美景,這些過往的事隨著歲月的堆疊,真的都快要被我遺忘了呢!

青春歲月,想想始終如此美好,雖然在性格上的某些特質也許不那麼容易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雖然在個性上對處事的態度始終也未曾達到大無畏、大勇敢的程度,反而還顯得有些拘謹,但回首年少,再望青春,以及那些旅居德國的往日…,都覺得那些日子可愛又美好,總是可惜青春易逝,往事無可再回頭,一切也僅能再回味…!

像這樣沒有路燈光照的夜晚,有螢火蟲出現應是最浪漫、最溫情的事,可惜當晚什麼也沒看見,但卻在隔日夜晚夜半時,見房宇一角有微光閃爍,起先我迷迷糊糊的,腦袋還不太靈光,轉了3、4秒才回神,給自己一個問號?怎麼那裏會有亮光。

打開大燈,一探究竟,才發現是小小螢火蟲誤闖我的閨房!哈!這算是彌補前一晚夜空下的遺憾嗎?!真是意外驚喜!

我趕緊把牠弄起,打開厚重的紗窗門,將牠放回遼闊的院前大地。…

~夜宇微光~

~yingju-Lu~

~夏日黃昏的翅膀~

夏日黃昏暮晚

6月天空,開始這一季黃昏迷人絢爛的雲彩序曲,每到暮晚我總在鄉野地上期待著當日的晚霞,或從雲朵中放射出的霞光及迷人的光幻雲影,它有時顯得相當婉約,有時則清新高潔,有時又很鬼魅,更多時候暮晚的氛圍是極度神聖,然而俏皮的模樣也有,那是漂泊的雲那多變的形象帶來的。

夕陽確實無限好,美也綻放極致,只可惜這一告別白日的時段僅短短一瞬,天上光彩雲影瞬息萬變,一個不留神景緻就全變了,彷彿昨日無聲無息中流逝,實在令人有諸多感懷!

暮晚前黃昏的光總是燦爛金黃,六點的大地仍是光照鮮亮,它美得令人不捨轉頭忽視,但這時候的光裡增添著更多甜膩之感,也剛好光照時間不會維持太久,一切都美得剛剛好!

想起小時候在二列樓宇空地間看夕陽的情景,那時的夕陽在很遠很遠的一邊,這中間還阻礙著高低不一而參差不齊的屋頂,嚴格來說眼見也只是一處雜密的天際,天空透露的也只是雲彩數片漫過的一方天宇,我們就認定了夕陽的模樣、西下的位置,於是也在心中養慣了小時候印象中的黃昏…。及至大了些,和小妹在自家頂樓上看夕陽,我們延續小時對童話故事般遠方夕陽的想像,繼續著現實生活外對遠方天馬行空的幻想與憧憬,看夕陽成為我們當時生活中的必須,撇開繁重的課業壓力,我們在夕暮情境裡也可以超現實地聊,短短半至一個小時的時間裡最是讓人心情放鬆,一時興來也為暮晚伴唱幾首歌…。我們賦予眼前的雲朵及夕陽深不可測的想像力,有時真是物我兩忘,青少年及青春期也就這樣子悄悄地過了…。

以前印象中的黃昏風景美嗎?恐怕能記下的影像已不多,可一直到如今每當暮晚來臨前,不管身在何處,我總是會想著要抬頭看看天空,看一幕深藏在我心中的風景,好像這儼然已成為我人生中持久不變的習慣!…

然後日日下來,我記得的黃昏影像也越來越清晰,也越覺得年齡增長後所看到的這些風景其美的程度更甚於以往了,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老了吧!…

夏日黃昏暮晚

夏季的黃昏真美,這是經歷一日酷暑後難得的獎賞,總是在這時候才覺得夏季還有它可愛美麗的一面。

白天走過,接著夜晚降臨,至少在6月一整個月份裡,這夏日的夜是清涼的,且是特別清涼,我也特別珍視這段時光,飯後在大穹窿下散步,有星光相伴,多麼詩意,多麼浪漫!

偶爾看見螢火蟲飛來,也頗為欣喜,幾次還有螢火蟲誤闖家門,於是我索性就把玩起牠來,玩一玩後又覺得對不起牠,便趕緊放牠入植物圈裡去!…

夏季的夜晚還有諸多蟲唧蛙鳴與蟬響,甚至鼠輩的叫聲,偶爾也有不愛睡覺的鳥傳來有趣的聲音。夜間活動的鳥傳出的訊息就清晰明瞭多了,我還看過有鳥直接睡在古厝上方的電線上,牠立得可真穩,我在夜空下看牠,心中可羨慕,想像在那樣的高度裡貪睡,會是多麼舒服愜意!

但隨著月份邁入7月,島嶼的颱風季也即將開始,另一種夏天的樣貌呈現,只盼一切仍能是風調雨順,不要有太多驚人的風暴。

夕陽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人生真切如是,然裡頭藏著的也不只是只有一聲輕輕的喂歎!…

~夏日黃昏的翅膀~

~yingju-Lu~

~那一段盛夏般的回憶~

夏日之景

有時聊著聊著古老的記憶又被重新挖了出來…

老姊老喜歡講那個有趣的事。第一次搭飛機就是準備出國唸書,搭機那天台灣34度熱得要命,她很率性地穿著短褲短上衣就搭飛機去了,長途十幾個小時飛行後抵達目的地,一下飛機發現當地才零度,她冷得直發抖。她說當時和她搭同一班機的一位男留學生看了她一眼「一看就知道沒經驗」脫口而出。旁邊一位德國老太太全身大外套、圍巾、手套包著,二眼盯著她看,事實是也不只一位老太太在看她,好多德國人覺得驚訝,看著這東方來的小女子!我想,老姊當時可說是一隻奇特的動物。

想我第一次出國也是來到德國,也是暑假,但德國的78月溫度也才20度上下,對第一次踏上歐土的亞洲人來說肯定覺得涼,翻過去旅程時拍的相片,好多穿著長外套呢!

想想人的表情有時變化豐富生動有趣,不用明講也能知道表達的意思,像厭煩、吃驚、喜樂、出糗、甜蜜等等,都很容易明白。其實有時在動物身上,也能看見這些各種不同的表情的。

老姊又說她帶我去大學新生報到的那一天,我們系上學姊長看我的表情至今都還記得一清二楚,印象特別深刻,反倒我自己對此有些模糊,可能當時自己害羞,不太敢過分直視看清他們的臉吧!我以前,好像真的活了一大段很害羞、很內向,甚至有些自閉的日子吧!哈!如今想來也覺得很有意思!又比如一回系上學姊長都在拍新生學弟妹的臉,不小心我也被捉到了,我只記得當時的我拼命在遮臉很害羞,果然晚上系上迎新活動就放錄影帶了,看到自己出現在螢幕上,真的超奇怪的。但之後,到了德國唸書,居然抱怨了,開始抱怨以前的教育從沒培養學生要敢於發表意見、充滿自信,顯出落落大方的能力。…

我不喜歡人群多的聚會活動,也多儘量避免,康樂或公關這類職位絕對不會落在我身上。但大學時代總不免會有些聯誼活動或系上的舞會,我偶爾還是會參加,去舞會也不是想進舞池跳舞,就是死黨、室友都去了,就坐在那聊聊天也好,在舞會場所我樂意當個壁花,但不免也有被邀舞的機會,我通常都只能以不會跳婉拒。我的不大方個性在當時應該算很難搞!

大學時代不就是要青春活躍嘛!我好像不算是。當時系對、班對也不少,最後走在一塊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居然也很多。不都說第一次談戀愛很難成功的嘛,初戀情人很少能成為神仙眷侶的,這樣看來或者有些人大學前就談過戀愛了吧?!或者?…

回想過去那些青春美麗的日子真的有趣,也感嘆時光飛逝。我老姊都說自己當時體態多好,吃也吃不胖(雖然她現在依然保持得不錯),皮膚又白、又美。哈!接著還是不免哀嘆,年輕貌美真好。哈!

~那一段盛夏般的回憶~

~yingju-Lu~

~風吹過時間~

透過葉身,,,

二月或許嫌短了些,很快的已進入三月,偶爾風吹來強勁了,而白日的光有時仍迷離帶著一份朦朧蒼白的美感,灰塵細沙乘著風起,不知不覺悄落遍地,時常也滲入寢室和我共處,考驗著我愛乾淨的心。塵埃或許也談不上髒,若落在偌大的庭園可供其隨地自處,可一旦飛落進樓宇,心中卻不免存有些疙瘩,每隔幾天得拿出抹布或掃帚清除一下,尤其是寢室內的灰塵。

我的寢室其實像往常學生時代的學生宿舍一樣是我的臥房、工作室,也常是朋友來聚會的地方。在學生時代不都是這樣子嗎?可用的地方雖然小小的,也足夠了。好朋友失戀想找個伴哭訴,或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來個徹夜聊天,我們都守在這小小的寢室,想想那時的情境與那份情感是很溫馨與真誠的吧!

有朋友來,一踏進我的管轄區,總是會被我寢室前廳的植物群所吸引,我可心底高興。不過呢,現在的植物明顯沒之前多了,我把一小部分放在前後陽台,且依著植物的生死淘汰與適宜的位置而擺設而重新決定。倒是朋友也會覺得我寢室乾淨,還好,沒被說到潔癖的程度!

一處盆栽角落,,,

時間過得好像快了些,月曆上的數字變化得有些恐怖,不知道樓頂上那對斑鳩是否至始至今都是同樣一對?可我看牠們似乎年年容貌依舊,沒什麼改變,或許正帶著一點魔幻似的,時間能凝結不動的假相。

風徐徐吹拂…,聊著凍齡的話題似乎是愚蠢的事,可是久不見的朋友,好像冒出的第一句話都是關於外貌。怎麼說呢?說到底,人不都是在乎變老嘛,人不都是愛美的嘛!但其實一些現代流行的術語或新詞,我不太愛用,感覺有些詞用了欲蓋彌彰,還有些詞用了,奇怪反而讓人感到更心虛。

我習慣在安於質樸自然或優美的文字中度過,對浮誇華麗的詞藻較敬謝不敏!

但在一個風吹來往事的天,和母親大人聊起外公和外婆,敘述者自然是母親。她回憶外婆年輕時的模樣,說外婆可是他們村的第一大美女,非常漂亮,漂亮到出名。雖然第一美女的稱謂或許可大可小,也可有可無,但從外婆留下的少數僅有的相片中以及我們小時候對外婆的印象看來,外婆確實非常的美,而那時的美已並不是外婆年輕時的美了,可惜,我們並沒有外婆年輕時的相片,只能想像她「或許」的模樣。母親大人也說,外婆的9個孩子中不管男生或女生,都沒有一個長得像她那樣好看的。這的確是!然而外婆的晚年過得不算太好,也算是遺憾!

記得外婆臨終前一段日子,曾和姊妹一塊去看過她,很疼我們的她躺在一處幽暗房間裡的床上,她握著我們的手,凝視著我們,好像有很多話要跟我們說,最後只開口少數幾句,那一幕我至今沒能忘記!

外婆去世很久了,我們仍不時會聊起她,偶爾外婆也會來到我的夢裡,雖然夢的故事是一場幻影,卻也能帶給我一絲絲美好溫暖的安慰!

還不只如此,母親大人聊到外公,原來外公也是過繼的養子,跟了養父的姓,那時代的人流行把小孩送給別人當養子,外公的老家非常富有,自然也給了個有錢人家。我想到爺爺也是被收養的養子,只是他沒改姓。這麼說來,血緣與姓氏的關係還真是有些複雜,若母親不提,好多事我們都不知道呢!但聽著這些故事,感覺那一切似乎都很遙遠,雖然彼此之間我們有血緣的牽連。

遙遠的故事啊…,直到有一天,我們本身的存在也成為下一輩閒談的對象了,我們的一頁也跟著上一輩一樣,也將經歷快速被翻過的命運了…。

~風吹過時間~

~yingju-Lu~

~音樂之樂~

攝於台糖烏樹林

攝於台糖烏樹林

小時候家裡便充滿了音樂聲,那時父親買了些民謠錄音帶讓我們聽,一到放假日我們就窩在小小的房間裡聽那些有美妙旋律的曲子,印象極深的像是有選自波西米亞人的「他們叫我咪咪」、舒伯特的「野玫瑰」、「菩提樹」、「搖琴人」、「魔王」等等,還有一些不同作曲家的「小夜曲」、「聖母頌」、美國民謠或俄羅斯民謠如「窩瓦河船佚」、「貝爾加湖畔」等等。童年的這些音樂或許影響我們太深了吧,等長大些姊妹聚在鋼琴旁唱歌,我們愛唱的也是世界民謠。我曾經也有一段時間老愛自彈自唱,或者單純翻些民謠歌來彈彈,當然多是趁家人不在的時候,呵!想想,這些轉眼都已經是那麼久以前的事!

大姊,是我們家父親全力栽培走音樂這條路的唯一一個人,家裡經濟沒那麼富裕,加上父親也最寵愛大姊,資源都放在她身上。她學過鋼琴、聲樂、小提琴,但也都是為應付當時考試制度之需。記得她高中時練了不少印象派曲子,像「水之嬉戲」、「鐘」、「金魚」等等,當時的我其實很喜歡窩在家樓上聽樓下傳來的鋼琴聲,那台鋼琴假日時幾乎都是她包用,平常下午到晚上則是父親教學生彈鋼琴的時間。

家裡四姊妹小時候便因父親是鋼琴老師都學過鋼琴,當然以現在的眼光看父親的琴藝不是特別好,不過在他那個年代,他的成就已算不錯。因為從小接觸西洋音樂,自然而然對音樂也有了興趣,及至我小學約45年級左右時,發現我小妹彈琴是可以不用看譜的,能把旋律全部記在腦海裡,她還可以一邊彈琴一邊回頭跟我說話,而我卻老得盯著樂譜看才行,我就知道音樂這條路我是走不下去的,我很早就知道在彈琴上,或者同理可說在彈奏樂器上,我是沒有天分的,有的只是興趣,但我還是學到了小六或國一吧,勉強撐到叛逆期,索性也就沒再下去了。但雖是如此,也會有優雅彈琴的夢,也許彈出來的音樂不怎麼好聽,哈!於是之後,我只能用僅有的能力自娛其樂,大學放寒暑假時回家,打開琴蓋練習一下手指,開嗓子唱唱歌,但更多時候這畫面慢慢變成小妹彈琴伴奏我唱歌。雖然彈奏樂器不行,唱歌好像還可以,國中小合唱團的經驗,還是讓我學到了一些東西。

攝於哥廷根~德國

攝於哥廷根~德國

一天閒聊,老姊說,小時候我們心中想的未來都是理想中的,認為音樂美術這類是最美好、最能觸動情懷的,所以我們就決定走這條路了,又語出驚人地說,若不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她應該會走別條路!

我確實感到震驚,都活到這把歲數了,才懷疑否定自己所選擇。

實在說,也許我們生活的目的論都太過強烈了,撇開價值等同論不談,藝術和哲學一樣都是一部很深奧而值得探索的書,但同時它們應也很生活和隨性,因為它們一直存在於生活之中。這也難怪,其他姊妹私下聊偶爾也會說父親大人栽培錯人,可能怎麼樣呢?同是一家的小孩,孩子的命運也是有天與地的差別不是嘛,何況像這種事,當父母的還真的要有慧根才行啊!

不過說歸說,她也知道說這些都太晚,讓她重新一個專業大概也很困難。有時我也會調侃她對吃、食物那麼注重,去學烹飪也不錯,但是呢,感覺起來她也不會花心思在這上頭吧!

~音樂之樂~

~yingju-Lu~

~尋找曾經的熟悉~

木麻黃的天空

木麻黃的天空

也不知道是誰發起的,間接從同學那得知約23個月前,高中也辦了同學會,是畢業至今這麼多年後第一次辦,也請來了導師。

怎麼覺得突然朋友還是老的好,大家都在找老同學,真是一股流行風潮啊!

我自然是沒參加了,心想是主辦人連絡不到我,留在畢業紀念冊上的電話號碼已經是無法使用的了。

想來還真有點難以置信,我們家改電話號碼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被詐騙集團騙。這事我也不太知道詳細的情形,因為事後家中二位大人都羞於再啟齒,事情正發生在我們家四個小孩都不在台灣時,只知道真的被騙走了錢,不過數目我們家小孩都不知道。其實真的很好奇,詐騙集團能用什麼理由騙走他人的錢?

之後,二位大人就把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改了。其實我覺得這種事在於人的腦筋思維有無靈活變化運轉的能力,若否,換了新的電話號碼仍然會被騙。

記得從德國回台後,家裡又接到過詐騙集團的電話,當時接電話的也是二位大人之一,我剛好當時也在客廳,一聽談話內容怪異,看顯示的電話號碼也很奇怪,馬上把電話筒搶過來,我好像只講了一句話吧,就直接把電話掛了!沒錯,詐騙集團還是繼續打來,好像有34回,但我們都不接,對方也就沒輒了!

我們只是普通的家庭,沒做什麼大事業,接到那種陌生的對話內容肯定就是有問題。一直叮嚀家人要會分辨,別以為會有什麼好運降臨在自己的身上,存著僥倖和好奇的心理和陌生人打交道!

曾被詐騙集團騙的事,如今讓二位大人想來都覺得丟臉呢!可像因這樣而換電話號碼的事,好像也真的扯得太遠了!…

取景於新營

取景於新營

雖沒去參加高中同學會,但透過同學的臉書還是翻到了大夥聚會時的相片,參加的人數約有20人,我們當年英俊瀟灑的導師如今雖難免蒼老了些,但仍丰采依舊,而且我也發現高中同學的樣貌變化比較不大,但是女同學們都變得好會打扮啊,有好多都是濃妝出席的。

我突然將高中同學和國中同學比在一起了,明顯國中同學純樸許多,雖然大家都同年,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不同?和在鄉下、城市長大有關嗎?或者是選擇職業的關係?不過,新營,就我認知也是很小啊!

我看同學在相片底下的留言都很有趣,有些談話內容是我們以前唸書時常說的,看來大家記憶力都還不錯,好像短暫的幾個小時相聚,就把失聯了那麼多年的情感全拉回來了,那種熟悉感還真的讓人吃驚呢!

喔喔!還讀到,有人看見老師眼角泛淚…。

~尋找曾經的熟悉~

~yingju-Lu~

~古老的菱角味~

白河鄉間

白河鄉間

11月也是菱角收成時節,有阿姨住在南部產菱角聞名的城鎮,土地大種了不少蔬果,也自己養雞,當然也種菱角,因為阿姨,我們今年又有不少新鮮的菱角可品嚐!

印象中平常好像不太吃菱角,若不是有人送,我們好像也很少買。記得小時候外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看我們,從街口拐進時,就看見外婆二手大包小包的拿了很多東西來,然後我們就在家門口大叫「啊!阿嬤來了!」很開心能夠看見外婆。外婆拿來的東西不外都是食材,像雞、菱角、水果等等,想鄉下人家還是比較務實的,民以食為天,有東西吃最重要!

姊妹時常會聊起對外婆的印象,而且覺得外婆非常照顧我們,之後,也才不久前,從二位阿姨口中才知道,原來外婆的九個孩子中卻是最疼我母親,我問阿姨為什麼?她們也不知道,只覺得外婆在她們還是小女孩時就很偏心,什麼好的都留給我母親,也比較聽我母親說的話,當時她倆還講得一副氣沖沖的模樣呢!可見得,做父母的對待小孩不公,在小孩成長過程中會留下多大的陰影啊!

菱角

菱角

但我們姊妹確實都很喜歡外婆,她長得好美,有很深的輪廓,兩眼深邃,我們甚至都懷疑外婆上頭的家族可能有混到外國人的血統,不過也都只是猜猜。

聊起這血緣,其實現在的人已幾乎沒有所謂的純血統了,透過DNA檢測確實可以測得出祖先大概來自何處?而且這結果會令人吃驚,比如它呈現的會是這樣的百分比,血統裡有9%來自英國、12%來自挪威、9%來自德國、 27%來自剛果、15%來自中國…諸如此類,所以說現在的世界是地球村一點也不為過!當我們說討厭某某國時,我們的祖先就有可能來自那裏啊!

話說對外婆的印象極佳,她過世多年後我都還夢見過她,且我小妹也夢過,我想外婆在我們心中是有個一定的位置的吧!

菱角的滋味,大概就是從童年那時就潛移默化在腦海裡深根的吧!

菱角

菱角

菱角是水生植物,採收時相當辛苦,阿姨常為農事忙得不可開交。我們都以為水生植物就不會受到颱風的影響,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大風大雨會把菱角花摧毀,沒有花了,有怎麼能結出菱角呢!所以啊,還是看天吃飯的行業!

我比較喜歡較脆的菱角口感,好吃,最近我們常炒菱角或煮菱角湯來吃,怎麼吃都吃不膩。想起母親大人老常說我的嘴唇形狀就像菱角,可是我怎麼看都覺得好像沒這麼誇張吧,但就算我不太認同,從小就被他們「菱角嘴、菱角嘴」這樣叫著,嚷著到大了…。

~古老的菱角味~

~yingju-Lu~

漫遊者-Lu

漫遊天地~閱讀連結

網誌月曆

三月 2023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