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category archive for the ‘旅德札記與文選-暫停哥廷根(Goettingen)~從深冬到初春’ category.

~小村冬雪景緻~

小村冬雪景緻~哥廷根(Goettingen)

小村冬雪景緻~哥廷根(Goettingen)

很長的一段時間再沒有以雪景為創作的題材,稍早前關於雪地風景的創作件數其實也並不多,而且取材地點也多侷限在哥廷根(Goettingen)和卡塞爾(Kassel),這也可以看出,過去冬天時我確實很少旅行,大概也真的很少人會選擇在冬日外出旅行吧,有的,大概就是去滑雪。

雪景的取得,不外也只是我生活中邂逅的小風景,我喜歡這種邂逅,沒有刻意,然而某部分原因也因為冬雪美化了視覺,白雪皚皚的景緻處處都美!也許就在路過的街口處,或轉角的一間小教堂,就有一幅讓我心儀的冬日美景浮晃在眼前;也許是當我在墓園慢走,沉思間那肅穆而寧靜的美感深深吸引了我、、、。這些我生活中真實所見的小風景,都是我踏著一步一步腳印深入它、感受它才擁有的,我所做的Papiercollage旅歐系列應全來自我親身所踏過的地方,我想沒錯,若不,也僅是意外的一二幅,我歸於測試性的小作品。

創作走到今天,我當然體驗到了不同於早年的心情,在技巧上可能也有了新的樣子,雖然某些我較滿意的創作感覺及材質一直到如今才被我發現,似乎也感覺到某些主題的呈現方式近期才較趨成熟,但是這種惋惜我倒也覺得值得珍藏在心底,因為度過了一段漫長摸索的路,我似乎跨過了某些瓶頸,而正是這種追求趨於完美,是每個創作者一生不自覺會走的路。

上一回的旅程我回到熟悉的哥廷根(Goettingen),也在這裡度過大部分的時間。冬天回來,無法做外地的長旅行,我在這裡看見久違的白雪,心情還是悸動,我太愛雪景!

深冬至初春,葉早已凋零殆盡,滿山都是枯枝蕭條的美,有時烘襯著洗藍的天,有時是陰沉的灰色茫茫,但枝幹的身影總還是那麼顯眼而特別,它們呈現剛柔並濟的美感,也是我最愛的風景之一。

在我所暫住的屋宇旁有一大片緩坡草地,其後則是一大片綿延不絕的森林。冬天白雪覆蓋時這一大片草地便成為一處小小的滑雪場。那年雪日冬景並不多見,溫度一驟降,大人小孩都巴望能見到雪,等雪累積了一段時間後,便可以看見大人小孩拿出雪橇在類似這樣的任何一處小坡道上滑雪和玩雪,笑聲喧鬧好不熱鬧!

枝椏樹幹與雪的白,在我創作材質中都不是好表現的題材,但我再一次試著去完成它。創作期間,我確實回想起早些年曾完成一幅哥廷根(Goettingen)墓園雪景圖,還真懊悔去年回去哥廷根(Goettingen)竟忘了去取雪中墓園的景了。創作枯枝與雪景的畫後,我又一度沉溺在黑與白的氛圍中、、、。

~~~小村冬雪景緻   yingju-Lu

~從山丘眺望平原村落~

廢墟碉堡上-局部圖 創作~Lu

廢墟碉堡上-局部圖
創作~Lu

2012年深冬初春的德國之旅,我獨自的小旅行結束在一座矗立在山丘上廢墟碉堡上,雖然在旅遊景點上這裡是一處名不經傳的小地方,但卻深深擄獲我的心。

我記得是午後4、5點時光,陽光正斜斜地照射在廣漠的丘陵原野上,東邊的天空是清澈的,湛藍裡頭飄著一絲絲冷冽的氣息,不至於寒,倒也清冷,看似毫無漸層的藍以它的沉穩烘襯著碉堡的堅毅及所陳述的時代感;西邊,正是一脈白絲帶般的萊內河(Leine)所流經的一廣闊而無際的原野。午後的陽光被廣大的原野及天空分散了注意力,看來熱力顯然不強,遠眺那方,還讓人感到一絲淒濛的美感!

從我自踏下公車步行在小村開始,一股寧靜無人彷彿墜入古老而靜止時空裡的感覺一直縈繞在身邊,我甚喜愛這種氛圍,彷彿孤寂的大街巷坊間只有我一位悠哉的徒步者!

我開始走上位在山丘上的廢墟,在通往廢墟碉堡的山丘坡地上,距石板入口處不遠的半腰,就約莫轉一個山腰彎路吧,有一家小型咖啡廳安靜座落在那,商店沒開。

這裡已有些高度,可以望下小村那充滿紅色屋瓦簷的風景,鄰近屋宇的玻璃窗景就在平視的眼前。、、、

從這裡再往上,通過一扇鏤空鐵欄杆門,便可以進入碉堡範圍區,這座碉堡雖小,看來似乎也雇人在管理,可能也有開放時間規定也說不一定。

廢墟碉堡上~從山丘眺望平原村落 創作~Lu

廢墟碉堡上~從山丘眺望平原村落
創作~Lu

就是在這一處山丘上,我看見令人心儀的景緻,是2012年幾趟短暫的小旅行中最令我念念不忘的。

我以回憶的心情,接續完成了幾幅Papiercollage創作,再重溫當時的心情,懷念當時的風景。

以這幅為代表,憶我的旅歐憶德系列之<從山丘眺望平原村落-Einbeck Salzderhelden~Niedersachsen>。

~~~從山丘眺望平原村落   yingju-Lu

~我的兩款背包~

哥廷根(Goettingen)街景

哥廷根(Goettingen)街景

哥廷根(Goettingen)街景

哥廷根(Goettingen)街景

在歐洲的日子(大部分在德國),我很喜歡看他們的櫥窗,感覺精緻而有質感。在我所住的城鎮及旅行過的小地方,德國的櫥窗文化大同小異,其中不乏許多美輪美奐的高價精品店,對於這種店通常都只能假裝一下自己是高貴的客人,很有禮貌地在裡頭繞一圈,慢慢欣賞,離開商店前對得上眼的話就跟工作人員點個頭示意,然後帶著淺淺的微笑走出去。據我觀察這種精品店裡頭通常不會有太多客人,所以您一旦踏進去了,就會吸引工作人員的注目,也許正是這樣,加上沒有那麼多金額在這類消費上,有點心虛,呵,所以自然而然也就不太逛這類精品店,除非是基於好奇心或和朋友一起同行時才會決定進去瞧瞧。但是這類高價精品店居然也能一年一年存活下來,想來還是有不少固定的顧客吧!也許他們都是直接打一通電話就直接訂單了!

在德國也有不少商店是專賣用天然材質、有機做成的物品,他們走的也是高價位。有一家這類的商店開在哥廷根(Goettingen),是我在德國的日子會不厭其煩跑去光顧的。2012年重回德國時,我也跑了這家店好幾回,縱使沒買到商品,看一看他們出的款式也覺得有意思!這家店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減價期,或者賣一些過季的商品,價格低到大家都買得起,而且願意花錢買,因為他們的商品幾乎都是純天然的,像鞋也都符合人體工學而研發設計。就比如說吧,一件簡單造型絕不花俏而純天然的服飾上衣或鞋子,可能原價會有80、90歐元,或上百,一旦減價有機會降到10歐元,而且品質一樣有保證。

在哥廷根(Goettingen)購買的麻布袋

在哥廷根(Goettingen)購買的麻布袋

在哥廷根(Goettingen)購買的麻布袋

在哥廷根(Goettingen)購買的麻布袋

一次店員和我們說,每次到減價期,東西就很快被掃光了。這家店在全德國分店並不多,有幸在哥廷根(Goettingen)也有一間。老實說,連不太亂花錢買東西的我,卻捨得花錢在那裡,而且確實也買到不少好東西,錢都投資給它了。另一個讓人覺得舒服的是這家店的服務人員態度佳,讓人覺得沒有壓力,很自在。而且我觀察到會來這的似乎很多都是老顧客,他們彼此可以聊上許多。有一次我和小妹來這看鞋,一位女店員走來我們身邊對著一大鞋櫃告訴我們打折區的鞋子在哪裡、有哪些,我想她是怕我們搞混又不敢問吧,所以很熱心地先告訴我們,接著我們有了互動與對話,之後,她就離開我們讓我們自己看鞋。這家店的衣服、鞋子當然都可以適穿,若買回家懊悔了不想要一樣可以退貨,有瑕疵時還可以殺價!這是一家天然有機商店,雖然是高價位,但是店面看來卻相當質樸,可說質實而不浮華,若沒有熟人介紹,大概逛街時很難不忽略它。不過這店裡產品的特色不走什麼甜美風、貴氣風等等的,比較樸素便是了!

裝米的米袋

裝米的米袋

有一年我在這裡買了一個背包袋,是麻布做的,我第一眼看見它時就非常喜歡。通常我的背包都因我裝過重的東西很快就報銷了,那天看見這麻布料心想應夠堅固吧,加上樣子做得很有特色,又遇上減價,我沒有太多猶豫便買下來了。2012年回德國時,我隨身攜帶的背包就是這個,可裝7公斤重,登機,也陪我一塊在德國小旅行。那背包的樣子,及我揹起它的感覺,充滿流浪味道很符合我的味,讓我超喜歡!旅程結束,準備搭機回台前通關處檢查行李,我想起上一回因把鬧鐘放在隨身行李上被叫到隔壁一間精密檢驗室進行更進一步檢查物件的糗事,讓他們以為我是炸彈客吧,忙著解釋。這次我記得絕對不能出錯了,沒想到又被檢查人員攔了下來,他們要求我把背袋打開,我心正納悶著,我到底又糊里糊塗裝進了些什麼呢?忙著開背包時,一位男士海關人員對我說「喔!妳的背包好特別好漂亮,在哪裡買的?!」我露出微笑,「在德國買的。」還附加一句「我也覺得很漂亮,我很喜歡!」呵!心裡可得意!的確,這種背包應該不多見吧!

最後檢驗出爐,結果是小洋傘害了我、、、。我跟檢驗這關可真是有緣,連續二次我都是匆匆忙忙趕著上飛機的。有次,一位某航空地勤人員似乎慌張在找人,看我匆匆忙忙的,問我是不是搭某某航空的,我說是,走的匆匆,不久就聽見她拿著對講機說,這位小姐已經在通關的路上了、、、。@@”

講到麻布袋,我有一個從姐妹那收藏而來的原是用來裝米用的小麻布袋,裡頭裝的是印度米,是在德國時買的。

美麗的法國巴黎塞納河畔夜景

美麗的法國巴黎塞納河畔夜景

在法國巴黎(Paris)~一旁是玩弄玩偶的街頭藝人

在法國巴黎(Paris)~一旁是玩弄玩偶的街頭藝人

在法國買的斜背布袋

在法國買的斜背布袋

修剪後的斜背布袋

修剪後的斜背布袋

還有一年我在法國巴黎,在離蒙馬特區不遠處的商街,買下一個長長的斜背包,是用布做的。這個斜背袋我也一直很喜歡,可是它裝不了太多東西,裝飾意味比較濃,可是可能又是它所散發的波希米亞、流浪風,我買了下來。後來回到德國看過藝術系學生也有男生和我買同一款的斜背袋。又有一次在街上看見一位高高的大帥哥騎著腳踏車斜背著它。他們肩上斜背著這袋子的模樣看起來可真是迷人啊!可是我太嬌小了,這斜背包的袋子實在拖得很長,果真是比較適合歐洲人普遍180、190㎝的身高,修長的身材啊,且男女不拘!

最後,等了好久,終於還是想通了,忍心把它修短一大截,成為現在適合我用的樣子,縱使如此,仍不失其流浪的味道!

不過,這斜背袋雖然是在法國巴黎買的,卻也是外來品吧,好像也是從印度製的。

~~~我的兩款背包   yingju-Lu

附:轉載文章

比京隨筆/歐洲時尚業 氣候異常受災戶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

最冷的四月復活節、五月雪、六月大水…氣候異常連帶影響今年歐洲時尚業,向來是帶動全球流行的時尚之都,原本此刻是春、夏裝大賣季節,如今卻因氣候因素,即使提早打折,依舊乏人問津。

歐洲今年冬天結束得特別晚,西歐幾個國家三月的平均溫度,都創下近半世紀最低,四月復活節連義大利都還下雪,白色復活節讓不少人大喊奇觀。

五月原該春暖花開,在巴黎、米蘭街頭,過去這個時節,路上早就是爭奇鬥豔的夏裝上身,今年五月連米蘭都還曾下雪,五月底比利時還曾出現如冬季般的溼冷天氣,路上行人厚外套、圍巾保溫,讓當地媒體忍不住在報紙標題質問:比利時人為何被上帝如此對待?

住在北義的友人Giorvanni前幾天上街,突然遇到下大雨,加上陣陣寒風,他在老婆勸說下決定進店買件外套禦寒;結果發現入夏買冬衣的顧客竟不只他一人,店員不斷拿著早該收入儲藏室的剛過季冬衣,應付陸續上門的消費者,都已進入六月,看來冬衣卻賣得比春夏裝還好。

歐洲不少國家對一般商店的打折季節都有明文規定,除了耶誕節、新年折扣外,義大利原本夏裝折扣要七月才開始;但至今還有人穿著外套才能出門,輕薄的春夏裝難以吸引消費者上門,不得已提早打折促銷,市場經濟還是敵不過無常氣候。

義大利媒體最近分析起今年初夏的奇特現象,過季冬裝熱賣,流行春夏裝提早打折還乏人聞問。米蘭所在的北義大利是時尚重鎮,北義消費力更是義大利經濟命脈之一。

如今,時尚流行市場受氣候異常影響成為重災區,讓義大利的經濟危機雪上加霜。

【2013/06/13 聯合報】

~雪花收起~

相片取自大紀元~新天鵝堡雪景-德國

相片取自大紀元~新天鵝堡雪景-德國

相片取自大紀元~新天鵝堡雪景-德國

相片取自大紀元~新天鵝堡雪景-德國

 

漸漸吹來半滿熱氣的風,我已打算赤腳在地板上走路。

我記得去年4月時,這裡還吹著涼涼的風,而今年情況大不同,溫度似乎一下子升得太快,不太常見雪景的台灣高山,在剛逝去的這個冬天裡好像也沒有帶來太多的驚喜。我記得些年前一次冬日,竟從自家陽台上望見玉山白雪美景(相關連結:白河可見雪白的玉山山頭 — yingju-Lu),在似乎一直不可能看見雪線山稜的這裡,那次帶來的震撼不小,我也一直妄想那種驚喜年年都來一次,可惜從那之後就什麼也沒瞧見!

 

歐洲的2012年冬天與2013年初春比之前一年下了更多的雪,但3月之後冬雪也停了,寒冷的溫度也結束了,正式邁入溫和的春季。雪似乎又被天使收回天上的冰庫裡,暫時都停止了!

 

德國哥廷根(Goettingen)墓園裡的雪地鈴

德國哥廷根(Goettingen)墓園裡的雪地鈴

德國哥廷根(Goettingen)墓園裡的雪地鈴

德國哥廷根(Goettingen)墓園裡的雪地鈴

 

雪天,總會讓我想起那時2012在德國哥廷根(Goettingen)墓園看見的雪地鈴(Schneegloecken)(相關連結:WILD FLOWERS IN SPRING ~ YINGJU-LU / <初春的墓園>~YINGJU-LU),她清新純白的造型以及適時出現在殘雪覆蓋的草坪地上的身影,恰巧都是一幅幅精緻而絕美的畫!也可能我在墓園看見了她,覺得這花反而能為墓園帶來一股清新而不令人感到害怕的靈性甦醒!

 

關於雪地鈴(Schneegloecken)(又譯雪地蓮,雪地鈴)還寫著一則故事:

在亞當和夏娃被趕出伊甸園的那一天,四周花凋葉落,迎面還吹來陣陣冬日涼意的冷風,極為淒悲,就在這時候竟也下雪了。天使們為了安慰二位受凍的人,悄悄說著「春天快來了!」接著天使們輕輕碰觸白雪,白雪開始融化,而溢出水滴,突然這時從雪地裡冒出一朵一朵純白楚楚可憐的花,這花便是雪地鈴。

雪地鈴的花名取自「白雪的耳環」,她的花形很小,像一個小小的耳環,在英國她也被稱為「聖母的小蠟燭」,而成為聖燭日之花。其花語正代表著「希望」。

 

有些花看似不起眼,也些花似乎很常見也不特別引人注意,有些花甚至俗里俗氣,但有些她們的花語可真寫得不錯,像茄子花,別看她們似乎不特別美,人家的花語可是「真實」。

 

~~~雪花收起 yingju-Lu

 

情境音樂:

 

 

ps.: 

今天和小妹講電話(2013-03-21)
她說這裡(德國)的雪又下很多了
北德還因為雪多出現連環車禍
所以雪還沒停,,,,,
真是sorry~@@"
沒想到今年天氣這麼多變
之前已春暖花開的德國又冷了

~~~~~~

 

 

 

 

 

 

 

 

 

 

~<旅程巡禮-春天的私語>~

 Nr.5~【春天的花】

春天啊!何時降臨呢?抬頭看看天空就知道了!【那一天初春悄悄來到屋頂上,是個湛藍清冷迷人的天。】(有鳥巢的枝椏和屋頂)(1)

逝去的這一季春天還好沒有一直落雨,我們趁著春暖逐漸花開之際,喜歡到野地呼吸初春的空氣,有時在小巷內閒晃,或遠至城裡逛街。漫步時,時可見迷人的風景,比如【小巷人家圍欄柴扉上充滿聖誕氣氛的裝飾】(2),甚至位在【繁絡大道旁的住家】(3)都美得讓我目不轉睛,驚嘆不已!當然【淡黃綠的芽苞】(4)終於露出來了,大地開始欣欣向榮,最後【春天的花】(5)也被安放在室內空間。對了,還有那【恆常的翠綠】(6)看起來始終如此清新,他們都成為屋內美麗擺飾中的一處景。總之,我們那時【時常流連的大街小巷,也讓我帶回了熟稔的記憶。】(7)每當想起那個畫面:【修長的背景漸漸遠去,陽光灑落的斜陽大道,有當時典型午後的寧靜。】(8)我在這裡懷念著當時的氛圍,不知道為什麼那種簡單又極度安逸寧靜的美好竟能深深打動我的心扉、、、。

腳踏車騎久了,真有感情。也早已深深愛上這種腳踏車文化。【怎感覺任何一只陌生的腳踏車,都能找到安放它的美好空間啊!】(9)(10)怎不令人羨慕,處處是美麗的圖畫!

而生活裡不免也有些私人的秘密,比如和久違的老朋友在【圖書館一處開放的聊天室談天說地,這裡可以俯看大學及圖書館一帶的風光。】(11)那天我們聊得很盡興,但陽光普照的那一天,我其實很後悔為何沒能旅行去。還有久久不見的友人來訪,和【溫馨的驚喜】(12)等等、、、。以及我和落在教堂懷舊牆面上鏤鐫映照的樹影,與代表和平灰鴿間的對話,寧靜的私語穿越遠古年代的美,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教堂牆面上的樹影與灰鴿】(13)

 

落下的這短短的字句,是此刻的心情:

站回隔著大洋大海與陸地的彼岸

隔著日與夜,隔著不同時序的彩衣

星辰也許更燦爛了,月色也雍容皎潔

上一季的雪事與冷冽的風

猶鐫刻在最後的相本中

不知道是哪位詩人說的,

青鳥的天空

流動著

淡淡藍色的憂鬱、、、

 

再一次以深冬初春的巡禮一二,作為此趟旅程的結束。記2012年深冬至初春德國哥廷根(Goettingen)之旅。

附:【留影於3月春天時】(14)

~~~yingju-Lu<旅程巡禮-春天的私語>

 

~風景圖集分享~

圖片數字與標題結合參見文章黑框內文

 

情境音樂分享:

 

 

 

 

 

 

~<旅程巡禮-雪地篇>~

 Nr.13~【深冬初春之際,遼闊長遠,積雪的丘陵】

 

初到德國時是一場場苟延殘喘般冬日陰霾的細雨,難得雨停冬陽小露的日子,我們就到附近的野地去散步,【看斜陽觀照冬日水潭裡的一抹倒影】(1)。

那時,心情尚在熟悉與淡淡的陌生間徘徊,【寒冬的夜】(2)也讓我回想起那些年在離這不遠處另一座城鎮裡的生活。

當越走近越來越深的冬,也代表著越來越靠近初春,卻在這時突然冷到開始下起小雪了,我已有些年未曾親臨雪境,那一場瑞雪讓我興奮,初踏入雪地時,所看見的【雪都像滿地綻放著亮晶晶的細沙】(3)!

慢慢的枯枝樹條、草叢、松柏、苔蘚與【野地裡的各式小果球】(4),或【落地的小果莢】(5)等等,都被白雪重重包圍。這些植被雖看似憔悴枯萎,卻也被雪白的純色烘襯得更加明媚,這就是雪地迷人的風景!

我開始想去荒寂的森林看看,森林裡的雪景已成什麼樣子了呢?與這有關的記憶,好像一直以來沒在我的回憶裡填滿呢!

於是在幾次森林漫遊之後,我逐漸喜歡躲進這裡細看森林的樣貌:有常春藤般恆長深綠永在的葉,也有滿眼的孤寂,古木參天挺直地沉默歲月的蒼涼,卻也意外覓得了野菇、、、。這一帶的森林雖然還不至於壯闊深遠,卻也夠迷人的了。很喜歡森林所散發的意境,我時常獨自來此流連漫步,把我的足跡拓印在深冬初春的植被及雪地裡。

雪天,踏雪而行,也順便看看這場雪究竟下得有多深,於是蒼茫白雪皚皚的雪地就這樣留下我【深雪裡的足印】(6)。

我最喜歡的雪景之一是在有陽光燦爛照射下的場景,這個時候我一定無法安心待在家裡,再怎麼也得到野地看一眼絕美的風景,彷彿這樣此生才不會有任何遺憾似的。於是我又漫步至森林,【野菇和木幹早已頂著一層厚重的白雪】(7)(8)了,【雪在堆積著森林小徑裡的木椅】(9),搶走了我休憩用的座位!

 

有時回憶處在模糊地帶,可是,我覺得這也挺美的,一點也不殘忍,是冬天或春天?也都已經是上一季的事,也記不得【是殘雪或細雪下的森林】(10)了,真的已經忘記,但那種對美的感受,有如令人感到一股屏息,那種能撼動心靈的心情,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而像這一幅教堂前的雪景,我記得很清楚,那時正是初春,大地籠罩在冷冽的藍空之下,晌午過後教堂前的積雪,真如教堂般的悠遠與寧靜!

註:相片【教堂前的雪景,大地籠罩在冷冽的藍空之下】(11)(12)

 

一次我捕捉到【深冬初春之際,遼闊長遠,積雪的丘陵】(13),驚鴻一瞥無限震撼,再看被此景折服了,從此更醉心於這樣的視野。於是,我告訴自己,我要尋找那裡,進入這風景的世界!

等春天終於來臨,我開始騎上我的鐵馬,在好遠很高的山坡丘陵地上努力拼命疾馳,克服困難走進山丘上的最高點,那矗立著一座小村與修道院,這可是我獨自摸索且完成的壯舉,也是我最為津津樂道的一段旅程之一。(相關網頁:<為了矗立在山丘頂上的修道院、、、>~yingju-Lu以及<塵俗被我遺落在山腳下>~yingju-Lu)

 

再一次以深冬初春的巡禮一二,作為此趟旅程的結束。

附:【深冬雪地裡的留影,以此為代表,喃喃細說我北國生活的眷戀、、、。】(14)

 

~風景圖集分享~

圖片數字與標題結合參見文章黑框內文

 

情境音樂分享:

 

~~~yingju-Lu<旅程巡禮-雪地篇>

 

 

 

 

 

 

 

 

 

~秋分之後-月~

 Caspar David Friedrich作品-非全圖

 

秋分過了(9月22日),那日是個晴朗的熱天,從不遠處樹叢那方還傳來隱隱約約秋蟬的唧叫聲,也不能說那蟬鳴氣若游絲,只是再怎麼粗心的人也能感覺得出來,蟬鳴的分貝確實已不如盛夏時的宏亮旺盛!

俗諺有云,秋分之日「暝日對分」,也就是說秋分這天晝夜等長,過了這天夜晚就要開始增長。

好幾個月的雨日在入秋之後突然結束,氣候隨即快速變得乾燥,那改變是相當明顯的,甚至讓人感到錯愕。我一直想著那一冗長的濕雨怎瞬間像變魔術般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像上天的眼淚突然傾洩完畢一樣,一滴也沒有留下、、、。告別濕雨雖也是好事,大地變得乾燥之後,卻好似又缺少一點點浪漫,流動式的什麼味道、、、。

 

秋分標示著三大指標:「雷聲始收,蟄蟲坯戶,水始涸」。我們逐漸聽不到雷聲了,小蟲子將陸續回到土裡去過冬,水氣也不如夏天的豐沛,空氣也變得較乾燥,而這不正是此刻的樣子嘛!

 

隨著中秋到來,停在西邊的上弦月,又即將慢慢圓滿,最後會以飽滿金黃之姿和人間相遇。中秋那一天不管天氣如何,雲前雲後?月亮會圓睜睜地閃著虹暈出現在我家上方,帶著一種很遙遠又很近的距離俯瞰著小鎮的夜空。

 

我想起3月時吧,我們曾用高倍望遠鏡儀器看北國的明月。哇!我還真沒親眼這樣看過月球,感覺就像是個純淨、有個乾淨俐落、光滑輪廓的寶石。呈現在月球表面上的斑點、陰影也宛若藏在不透明琥珀裡的昆蟲,渾然天成,和諧一體,太美太美如冰雕冷峻的月球啊,可惜那影像沒有辦法留下來、、、。

我也記得那時春天的夜晚依舊仍寒風刺骨,但夜空裡星光格外璀璨,各各都是無價的鑽石,那麼純粹,那麼冷豔不可觸及啊!

 

北國或南方,總是共有月圓時,也許那裡的月色銀白了點、大了點;這裡的月光金黃了點,有時血紅了點,嬌小了點。一等秋分過後,兩地秋月會流露著一點點思緒的鄉愁、、、。

 

~~~秋分之後-月  yingju-Lu 

 

 

 

~<地上沉浮的戀歌>~

從葡萄園眺望丘陵

廢墟的美一直以來都令我相當沉迷,它幽靜地撐起斷垣殘壁,在數不盡的長河中獨自在孤僻的角落裡度過日子,花開花落,春去冬來,也許這些對它都已經不再那麼重要,只留下見證歷史的一道殘破的身影供人憑弔!

2012年的旅德,我選擇在旅程的最後一站獨自來到一座默默無聞的城堡廢墟,初見它時我真為它那悲愴的美而流連,突然間我覺得我的這趟旅行像是也從繁華走進落沒,那種心情彷彿是看透繁華的虛美與虛偽,最後這一路最讓我感動的竟還是這處廢墟。(相關薩爾德赫爾登-Salzderhelden連結:<向晚廢墟之美-薩爾德赫爾登(Salzderhelden)-上>~yingju-Lu<向晚廢墟之美-薩爾德赫爾登(Salzderhelden)-下>~yingju-Lu)

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城堡一景

從海德堡(Heidelberg)城堡俯看內卡河(Neckar)

早年旅程我便一直在尋找廢墟,在德國海德堡、在圖寧根森林、在萊茵河畔、、、,都看過他們的足跡,一直到現在我仍然能因廢墟所帶來的一股滄桑與懷舊浪漫的美感而感動,而他們的存在同時也是對人類歷史強有力的見證!

迷霧中的廢墟

葡萄園上的廢墟~Staufen Deutschland

苦苦往上終於爬上了山巔,別看這坡地似乎不大,很難爬,還好那時年輕。攀爬的過程也沒有人來遏止。此處的氛圍相當寂靜,只有在回程下坡時,感覺身體自動下衝之中,跳得很急!

站在廢墟上可遠眺廣漠平原上的風景,視野極佳。也不知道這廢墟是幾年代的產物?當時也沒去留意。

我也喜歡葡萄園,葡萄園上又有個廢墟,如果我家座落在這邊,我想我一定會時常走過葡萄園爬上廢墟,隨身攜帶一本書,拿個筆記,坐在這裡消磨好一整天的時光。浪漫的騎士故事會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總之,不管這廢墟以前是什麼,我已經認定都和這些久遠的中古、騎士故事有關、、、。

在廢墟前留影:

Staufen Deutschland

廢墟是一座建築物的幽靈~雨果

註: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是一座位在內卡河(Neckar)畔的著名古老大學城,其位在山丘坡地上的海德堡城堡(Schloss Heidelberg)因毀損於17th的一場戰役中,內現存有多處斷垣殘壁。

~~~yingju-Lu<地上沉浮的戀歌>

漫遊者-Lu

漫遊天地~閱讀連結

網誌月曆

三月 2023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