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category archive for the ‘藝術文學與音樂天地’ category.

~悲心的詩人曹植~

詩選

建安文學處中國文學史上漢末時期,因這是一個極為動亂的歷史時代,因而處在這一代的作家深感各種社會狀況在激化,多懷有改變政治的理想,也構成了建安文學的創作表現為「慷慨而多氣」<文心雕龍.時序>的獨特風貌,又被喻為「建安風骨」,而曹魏父子便是這時代的先驅及領導者!

曹操有二個他最為喜愛的兒子,一是次子曹丕,另一個是三子曹植。這二個兒子文才都很好,他也一直在這二個兒子間考慮該立誰為其繼承人的人選。

話說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少機靈有權術,任俠放蕩,東漢末時還被漢靈帝任為議郎。之後他的政途便自加入討伐董卓的聯軍,打敗黃巾之亂,且同時收編三十多萬地方便亂軍壯大自己的實力,成為逐鹿中原的群雄。

建安元年(公元196)迎獻帝許都,從此夾天子以令諸侯,並一一擊敗呂布、袁紹、袁術等敵手,成為北中原的實際統治者。

曹操看來是一位政治家及軍事家,其實他的文學成就也很不錯。他廣攬人才,這些人才中包括治國用兵之術的,也包括大批文人學士。當時集中在鄴城(今河南省安陽北)的文人,許多都相當有才華,曹操可說是他們的保護人。

曹操的詩多與一統天下大業、反映政治理想有關,其詩豪邁縱橫也蒼涼悲壯。著名的短歌行常被喻為最能代表其思想感情和藝術風格的詩作之一。

為了在曹丕與曹植之間立誰為太子,令曹操頗為費心,他也屢次為此考驗兄弟二人的才幹,看誰比較強?不過曹操大概沒有想到等他死後曹丕曹植二人間的互競還在繼續,曹植也因此度過他鬱鬱不得志的下半生。

有一句成語才高八斗說指人們讚佩三國時代曹植的文才,其原文為︰「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曹植生於公元192232年,自子建,封陳王,諡思,也稱陳思王。)可以看出曹植的文才極高,他雖在政治鬥爭中敗給了曹丕,但在歷史上卻佔得一席詩人文學家的美名。

說起曹丕,雖缺乏曹操的雄才大略和進取心,但他卻有另一番政治上更清明、無為而治的嚮往,他確實也頗有文才,不過他取材的方向和曹操、曹植多不同,偏重抒情,描寫男女愛情、遊子思婦以及閭里小事等等。

在曹丕與曹植互爭世子地位期間,二人各有各的謀士班子,整體而言曹植是才華外露型的,而曹丕自知才華不及曹植,加上謀士所給的建議,他多裝作忠厚老實守秩序守本分的模樣,最後曹植真的失寵了,史書說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引起曹操的不滿。

曹操去世,曹丕嗣位為魏王,不久就代漢而稱魏帝,曹丕當了皇帝後因猜忌開始不斷對曹植進行打擊迫害,他一一清除曹植的羽翼,使得曹植昔日好友一個一個慘遭不幸,卻無法伸出救援之手,接著曹丕又要曹植不斷的變換封地,以免他凝聚勢力,並對他嚴密監視,不允許他參與朝廷政事,更不許他和其他親王往來,親兄弟都不得再見。曹植在曹操死後的日子,可說每天過得提心吊膽朝不慮夕,詩性亦大改!

曹植的詩早期多具有強烈的功名事業心,這點深受曹操創業精神的影響,且他少年得志,才氣過人,所以一生都在追求如何實現自己「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雄心壯志,而這些志向早在曹植25歲那年給楊修的信中即明確表露了這等理想。可惜啊!現實中終未能實現!

曹植後期的作品,便更多表現在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激憤之情中,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慷慨多悲心」。

鍾嵘<詩品>有一句這樣的評語,「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所謂的骨氣便是指立身處世報國建功的志氣。

我們確實無法得知若曹植當上皇帝將會為當時的政治國家帶來何等光景?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知道的是41歲英年早逝的他留下了不少個性鮮明、強烈的詩歌,這也是在屈原之後,陶淵明以前所僅見的,可以說由於個性,他在文學創作上是成功的!

在胸懷大志、慷慨多悲心的詩作之外,現實生活中詩人得不到的自由和解散,也讓詩人在文學創作中憑著想像進入了另一個遊仙的境界,在那裏他似乎忘卻了煩惱,我們也看見他奇高之氣的另一種表現!

註︰曹植著名的詩賦,有21歲所作的<銅雀臺賦><洛神賦><七步詩>等。

曹植天資聰穎,史書說他十多歲即能背誦詩經、論語以及辭賦等十萬多字,文筆斐然可觀。

附詩作欣賞︰

A-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樑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譯文~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嶺峻多艱難!
羊腸坂路真崎嶇,一路顛簸車輪斷。
風吹樹木聲蕭蕭,北風呼嘯發悲號。
熊羆當路面對我蹲坐,虎豹夾道發威狂嚎叫。
谿谷荒涼人煙少,大雪紛紛漫天飄。
抬頭遠望長聲歎息,長途跋涉思緒如潮。
我心鬱鬱多麼愁悶,真想東歸返回故鄉。
水深橋斷難前進,大軍徘徊半路上。
行軍迷路失方向,傍晚還沒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遠,人疲馬乏又渴又饑。
擔著行囊邊走邊砍柴,鑿冰煮粥充飢腸。
想起那篇《東山》,深深觸動我的哀傷。

(寫行軍的苦況和對戰爭的感慨)

B-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羣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譯文~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羣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遊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寫女子在秋夜裡思念遠方作客的丈夫)

C-曹植︰<野田黃雀行>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譯文

高高的木不幸常受到狂的吹,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寶劍雖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援助之力而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

你没有看見籬笆上面那可的黄雀,躲避凶狠的却又撞網裡

張設羅網的人到黄雀是多麼歡喜,少年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惜。

拔出利劍對著羅網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飛離那受之地。

振展翅直茫的高空,救的黄雀又飛來向少年表示意。

(悼友之作。曹丕繼位後,對曹植所親近的朋友加以迫害,如丁儀、丁翼等都被殺,而曹植都不能解救。這詩就是以少年捎網救雀為喻,抒寫自己不能解救朋友危難的悲憤之情。)

~悲心的詩人曹植~

~yingju-Lu~

~故事,輕輕叩著~

鄉野風景

也許那不是水藍色的天,卻瀰漫在一股恍惚蒼迷的美感底,像輕烟淡彩下微染的藍墨,青綠一叢,偶厚如立體派的墨綠,橫亙成太虛的前景。然近實遠虛,廣袤天地,不過也只是一種透視的看法。

我願此刻能把種種既定而內嵌的想法暫時拋棄,只有宇宙無窮,感於此景下,靜遠而空靈…。

陶淵明<飲酒詩>如此記著︰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

舒伯特的墓誌銘是這樣寫的︰

「這裡埋葬了豐富的音樂寶藏,也埋葬了更多美好的希望。」

另譯為︰

「埋葬於斯的音樂是一寶藏,但裡面卻有更美麗的希望。」

草長◎天

他的真實世界沒有太多的激情,甚至更多的抑鬱;他的音樂世界卻如此和諧、簡單又深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他曾這樣說過︰

「我們曾想像過,快樂是在我們曾找到它的地方,其實,快樂是在我們手中。雖然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十分不愉快,有過不少的失望,但是,無可否認的,快樂和寧靜只在我手中,而不是在以前感到快樂的地方。」

他所謂的快樂究竟是什麼呢?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成,原來那是在他那作曲的手中所塑造出來的世界呢?!…

1828年舒伯特遺憾告別了人間,據稱,他和莫札特一樣都有預知自己即將死亡的能力。他的「天鵝之歌」是他最後一部歌曲集,也是在他去世後,朋友替他出版的。「天鵝之歌」裡的曲子,也都是在舒伯特死後才被發現!

它有個淒美的傳說︰

據說天鵝平時並不會唱歌,但在牠即將死亡之前,必有一次動人的歌唱。這種傳說往往用來比喻歌唱家的「絕唱」或作曲家的「絕筆」。或許舒伯特的朋友們,正是基於這原因,才把這部歌曲集取名為「天鵝之歌」。

我這樣理解著,一生為作曲而活的舒伯特,那份認真、堅毅、忍耐的人格特質,原來都是為了他執筆作曲時流傳下來的故事,他的一生或許悲涼,卻留下了如此耐人尋味的偉大作品…。

從小到大唱熟了不少他所做的歌,「菩提樹」、「小夜曲」、「搖籃曲」、「聖母頌」、「野玫瑰」…,這些美麗的詩篇與曲子,原來早已經深烙在我的腦海裡,是優美的思緒,也是撫慰人心的旋律,永不褪色…。

~故事,輕輕叩著~

~yingju-Lu~

Schubert Wiegenlied 舒伯特-催眠曲 (搖籃曲)

André Rieu – Nightingale Serenade 舒伯特-小夜曲

 

 

 

~Nanna浪漫畫作-()~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美蒂亞(Medea)~1870年 197x395cm
以希臘神話故事中《美蒂亞(或譯︰米迪雅)的悲劇》為題材
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畫廊

相關連結︰

<米迪雅(MEDEA)~YINGJU-LU / <米迪雅(Medea)~yingju-Lu

初抵巴黎的那年9月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很不幸的就接到從家裡捎來的父親的死訊,也約這個時候開始,來自家裡的金錢資助也就越來越少了。在1852年到1853年的冬天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最初是以畫家的身分進入庫提赫(Couture)工作室工作,但因為災難式的經濟困境,以及從未打算畫賣的念頭,或說有他簽名的畫在那只值5法郎的窘境下,迫使他無法在那裡待太久,很快的他就離開了,先回到德國他母親的身邊。

離開巴黎經過短暫的休憩,他的下一站來到了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也就是在這裡命運女神為他開啟了另一扇門,他在這裡遇見了願意買他畫,收藏他畫的私人買主。18554月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更從卡爾斯盧(Karlsruhe)當地宮廷收到一筆獎助學金,資助他前往義大利做短暫的停留。這一前往也讓畫家深深了解到自己是多麼著迷於義大利的風情及義大利的藝術,尤其又是多麼喜愛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 畫作。費伊爾巴哈安色勒(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一直視義大利為他精神上的故鄉,之後除了1873年到1876年間曾在奧地利維也納生活外,其餘的時間大部分都待在義大利。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伊菲潔乃葉(Iphigenia)~1871年 192.1×125.7cm
收藏於德國斯圖加特國家藝廊
此畫是畫家最高峰時期的作品之一,也代表著古希臘羅馬古典藝術美的再創新。

義大利之旅帶給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極大的收穫,也就是在這一段停留羅馬的時間,他對裝飾性元素的繪畫風格產生了更多的興趣,比如願意在畫裡面增添一些花卉、花瓶等等的描繪。經過在義大利的洗禮及歷練之後,1867年畫家也開始在德國的萊比錫(Leipzig)、科隆(Koeln)、柏林(Berlin)等地賣畫。

在義大利期間他邂逅了一位對他而言極具重要性的模特兒Nanna(娜娜)Nanna(娜娜)的臉型在1860~1865年間讓他甚為著迷,可以說是當時畫家的繆思,以她為原型畫了幾幅傑出的畫作。

1873年到1876年間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應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學院之邀到該校擔任教職,但是這段期間他過得並不如意,很快的就帶著不得志及不悅離開。最後畫家還是決定再回去義大利,於是在1879年他50歲生日過後不久,他便再度啟程前往威尼斯,只是可惜他這一次無法在他心愛的土地停留太久,隔年188014日他因心臟病而英年早逝,竟也死在他最愛的義大利,終仍被運回德國葬在紐倫堡。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柏拉圖的饗宴<Das Gastmahl des Plato)~1868-1869年
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
是畫家最傑出的羅馬繪畫作品之一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柏拉圖的饗宴<Das Gastmahl des Plato)~1868-1869年
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
是畫家最傑出的羅馬繪畫作品之一
~局部~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柏拉圖的饗宴<Das Gastmahl des Plato)~1868-1869年
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
是畫家最傑出的羅馬繪畫作品之一
~局部~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柏拉圖的饗宴<Das Gastmahl des Plato)~1868-1869年
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
是畫家最傑出的羅馬繪畫作品之一
~局部~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一生繪畫風格的轉變,早期的畫風極受拉斐爾畫派以及庫提赫(Couture)的影響,有強烈古典理想主義的影子,在這段期間他也大量畫了自畫像,一直要到他在義大利羅馬逗留期間,才開始對古典的、宏偉巍峨般紀念碑式的風格有更嚴謹的感覺及思維,用色也跟著簡化且更精緻。

但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骨子裡仍是浪漫,他愛好自由因而對學院派的教育學習方向等諸多限制感到不適應,因而一再離開學院,最終踏上他心中的夢土。他最著名的二幅畫作均與義大利有關,一是以Nanna(娜娜)為模特兒的人物畫像<Nanna1861年,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另一是柏拉圖的饗宴<Das Gastmahl des Plato1869年,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

這二幅畫同時代表了畫家藝術創作的里程碑以及其高貴與理想性的再一次超越,他不再搖擺於古典與浪漫之間,而是將古典主義敘述式的理想、清晰的形象與造形和浪漫主義所有可能性的體材融合在一起!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Nanna(娜娜)~1861年
收藏於德國科隆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的畫一方面表現出對遠方的懷想,又透漏著恢宏的故事情節,另一方面又有著冥想的特質,讓人很快的就可以聯想到另一位浪漫派畫家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oecklin 1827 10/16-1901 1/16) 的畫。他們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畫家,欣賞他們的畫作會讓人不自覺想起浪漫派文學的發源,也就是文人們相當重視的《靈魂之覺醒》,其中有一位詩人如此描述的話︰

「踩著物質界而邁向夢幻的

國度,那裏有黃金舖成的道路,

可以淋浴在琥珀色的光輝中。」

同理,我們也可以藉由這句話,回頭想像那幅如詩如畫的夢幻國度…。

~附~

Arnold Boecklin(阿諾德-勃克林)作品《死亡之島》
死亡之島~1883年~尺寸大小 80 × 150 cm
現收藏於(Alte Nationalgalerie-Berlin)柏林舊國家美術館
★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oecklin 1827 年10/16-1901 年1/16) ★
– Island of the Dead, Third Version(死亡之島)-
~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註︰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德國浪漫派畫家,他畫過幾幅頗有16th義大利風味的傑出人像,特別是以Nanna(娜娜)為主題的幾幅。他的作品大多數德國畫廊都有收藏,其中在卡爾斯盧(Karlsruhe)有一整間房子收藏他的作品。

更多畫作可欣賞線上藝廊︰

http://androom.home.xs4all.nl/biography/p004585.htm

~Nanna浪漫畫作-()~

~yingju-Lu~

~Nanna浪漫畫作-()~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自畫像~1852年 42x83cm
畫家畫過一系列自畫像,此幅是他於巴黎習畫期間的作品之一。
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

浪漫主義(Romanticism)這個用詞本身是在18th的藝評語彙中出現的,到19th末葉則幾乎已到達了濫用的地步。據信,最早浪漫主義這個用詞普遍被認為是與講究均衡、和諧、完美、一絲不苟,理性支配的古典(Cassical)相對。而浪漫主義這字又是從中世紀的傳奇(the Romances)而來,亦即源於拉丁語彙所傳述的故事及傳說,具有想像與理想的中古騎士精神。

極海又叫「『希望』破滅」︰大衛-佛烈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derich 1774-1804年)作品
收藏於德國漢堡藝術畫廊(Hamburg Kunsthalle ),創作於1822年,尺寸98x128cm。

風景畫通常是浪漫主義的最高成就,在18th19th時,英國有威廉泰納(William Turner 1775-1851),他畫油畫也曾用水彩研究自然,且所選的題材多是山岳、海洋或歷史古蹟,很符合浪漫主義對風景的觀念和對崇高的定義。而此時在德國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義畫家即是卡斯巴大衛佛烈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derich 1774-1804), 大衛佛烈德利赫也多以描繪風景畫為主,畫面所表達的意涵更多是在捕捉複雜的精神與情緒經驗,也就是說此時的德國浪漫派多取材於作家與哲學家,且較專注於意念與感情的內涵,畫家們總是情不自禁地經由語文媒介滔滔不絕地闡述他們的作品。比如大衛佛烈德利赫有一幅作品叫「極海」,這幅作品是由一事件啟發而作的,因而多了一層象徵的意義︰探險家威廉巴利(William Parry 1790-1855)1819年至1820年間至北極探航時所遇到的危險。 大衛佛烈德利赫將一片片冰層砌開,畫面雖呈現靜止的狀態,但大自然的力量擊敗了人類,這些砌碎的冰層及冰石也成為紀念大自然勝利的碑石,同時這些浸濕在無邊孤寂中的巨石也反映了藝術家寂寥的心境。這是一幅在冰上的船讓大衛佛烈德利赫一舉成名。可以注意到小船位圖右中央部分,深咖啡色,相較於冰石,體積相當渺小,這幅畫除了叫「極海」之外,又叫「『希望』破滅」。(註︰收藏於漢堡Hamburg Kunsthalle ,創作於1822年,尺寸98x128cm)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瀑布~1855年 84.5x56cm
收藏於德國Mannheim(邁海姆)

浪漫主義在德國蓬勃發展,但真正讓浪漫主義發展臻至成熟的領域,卻是在哲學和文學。其中最有名的詩人、作家即是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 1749-1832)以及哲學奠基人費希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等等。

除了大衛佛烈德利赫,在德國浪漫派畫家中還有一位畫家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1829-1880)其作品也相當具有張力及撼動力,可惜他在世時並沒能以他的畫作享有更多該有的榮耀。他比大衛佛烈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derich 1774-1804)晚了好幾年出生,也深受浪漫主義的影響,但在他的作品中仍可以看見古典主義的影子,有著對古羅馬藝術的憧憬。

最早的浪漫與古典雖是相對的,但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卻都與「理想」有關,描繪的對象並非都只是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有選擇性的組合,比如在古典主義方面似乎較傾向於人與社會模式間相互調適的理想,追求真理;而浪漫主義則比較願意追尋不可企及的,超乎社會與個人所能適應的極限,就這方面來說浪漫主義也是一種表現主義。在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1829-1880)的作品中似乎可以感覺出他企圖在浪漫與古繪畫中取得一些平衡!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花的習作~56x78cm
收藏於德國卡爾斯盧(Karlsruhe)國家藝術畫廊

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1829-1880) 1829(129)出生在德國的Speyer(施派爾 ),自小即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他的父親早年時便讓他沉浸在古希臘羅馬藝術文化世界的幻想裡,也因此在年輕的學生時代費伊爾巴哈(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已有了藝術偏愛的傾向,之後他更捨棄了文科中學,於1845年決定進入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就讀。

費伊爾巴哈(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的父親是一所文科中學教授,她的親生母親在他出生半年後便去世了。1833年他父親再娶,對象是一位牧師之女。他的繼母對他極佳,在教育上也給他很大的幫助。

1848年德國爆發革命,費伊爾巴哈(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決定離開研習已三年的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前往慕尼黑,並在慕尼黑藝術學院就讀。但其實這二所藝術學院都沒有留給他太友善的記憶,加上對自由的渴望,這二處學院都無法讓他滯留太久,約二年後,費伊爾巴哈(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又離開慕尼黑。

縱觀費伊爾巴哈(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的求學之路,雖然之後他也曾經來到當時歐洲最有聲望的一所藝術學院安特衛普(Antwerper)就讀,但費伊爾巴哈(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仍感到不滿意,感到不滿意的原因多與學校的藝術風格有關。但是在安特衛普(Antwerper)這所學院還是讓費伊爾巴哈在繪畫技巧性的進步上有些明顯的收穫,以及對何謂歷史繪畫模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18516月,22歲的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決定前往歐洲19th的藝術之都巴黎(Paris),此時的巴黎早已經歷一場浪漫主義的洗禮。初抵巴黎費伊爾巴哈安色勒姆(Feuerbach Anselm Friedrich )並沒有自己的工作室,這時候的他不斷在羅浮宮(Lourve)和西班牙藝廊等地從事臨摹名畫的工作,在巴黎時期的這段時間他也進入庫提赫(Couture)畫室工作(1852-1853),同時也受到浪漫派德拉克洛瓦(Delacroix 1798-1863)以及寫實主義(Realism)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1872)的影響。

~Nanna浪漫畫作-()~

~yingju-Lu~

~此篇為轉載圖文取自聯合新聞網~

【美學系列】蔣勳/聖潔與沉淪(下)

羅丹美學耽溺

左圖為:卡蜜兒的作品《華爾滋》(La Valse) 右圖為:羅丹的作品卡蜜兒的頭像

左圖為:卡蜜兒的作品《華爾滋》(La Valse)
右圖為:羅丹的作品卡蜜兒的頭像

左:圖五,卡蜜兒《華爾滋》。圖/蔣勳提供
右:圖六,羅丹《卡蜜兒頭像》。圖/蔣勳提供

羅丹創作《惡之華》插畫的年代,大約是他與卡蜜兒相遇的同時。卡蜜兒——學生、模特兒、愛人、知己、情婦,創作上的伴侶和仇敵,他們彼此都弄不清關係,彼此煎熬著,創作著他們現世情愛的《惡之華》。

羅丹1883年遇到卡蜜兒,羅丹四十三歲,卡蜜兒十八歲。工人家庭出身的羅丹,一向遵循傳統倫理,他與璐絲(Rose Beuret)在一起生活二十年,養兒育女,情感穩定。璐絲也是協助他度過創作困頓時刻最重要的支柱,在卡蜜兒走進他的生活之前,羅丹大概沒有機會觸碰到自己內在複雜情感的部分。

然而宿命中的人出現了,羅丹的平穩生活起了騷動。

許多談論卡蜜兒的書籍傳記,甚至電影,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切入,女性在事件裡是「受害者」,「受害」的形象加在卡蜜兒身上,羅丹自然是「加害者」。

回到創作本身,卡蜜兒的許多作品使人震撼,她在創作上的成就,不下於羅丹,即使在做羅丹的學徒助理的時刻,卡蜜兒已經展現自己強烈獨立的美學風格。

作為女性,卡蜜兒被附屬於羅丹之下,作為學徒,卡蜜兒也被附屬於羅丹之下,但是,創作的領域,或許沒有性別、年齡,也沒有師生。好的創作者,一定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不會附屬於任何人。卡蜜兒被附屬於羅丹之下,輕視了女性,輕視了像卡蜜兒這樣有強大創造力的女性。女性主義少了全面人性觀察,可能自我局限,變成女性主義自我貶低的偏見。

卡蜜兒是複雜的,她比羅丹複雜。在雕塑創作上,她一出手,就表現出獨特的創作力。比起羅丹,她天性裡有更多《惡之華》的焦慮、孤獨、憂鬱,她的內在有更多美與醜的糾纏,她在俗世倫理裡也有更多叛逆和顛覆的元素。

羅丹被震撼了,不只是肉體的激情,其實更來自於卡蜜兒強大的創作生命力。

卡蜜兒在十九世紀末,像鬼魅,又像神的使者,深沉、華麗,走過巴黎的繁華,許多原創者的生命被掀起波瀾。竇加、德布西都迷戀過她,德布西一直在身邊保存著卡蜜兒的作品《華爾滋》(La Valse),青春而肉慾激情的作品,裸體男女相擁舞蹈旋轉。這件作品當時也驚駭評審,要求卡蜜兒修改女性太露骨大膽的赤裸。(圖五)

羅丹凝視著年輕的卡蜜兒,比他年輕二十幾歲,是他的學徒、助理、模特兒,然而,這個年輕的肉體裡有什麼讓他「顫慄」的力量?

十九世紀的最後十年,羅丹的作品裡重複出現著卡蜜兒,有時候只是實驗,作品停在草圖的狀態,卡蜜兒的頭像,旁邊一隻巨大的手掌。(圖六)

那手掌是什麼?如此突兀,像是掌控,又像是愛撫,如此巨大,使卡蜜兒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這隻手掌,認得出來,是羅丹《卡萊市民》中Pierre de Wissant舉起來的那一隻右手。羅丹移用在這裡,意圖何在?只有實驗草圖會這樣拼接組裝,作品上留著翻模的痕跡,創作者顯然在思維的過程中,還沒有結論。

羅丹美術館許多這一類看似未完成的作品,也許是羅丹思考的線索,也許線索另一頭空無一物,讓喜歡下結論的人失望。但那確實是創作者最使人「顫慄」的創作,不相干的元素,不相干的因果,相遇了,沒有人知道這相遇的結局。

不知因果,議論因果,只是糾纏進更巨大的因果。

羅丹看著在命運大手下的生命,或許只有荒涼啞然的苦笑吧。

1888年至1891年,大概只有這幾年是羅丹與卡蜜兒相處的高峰,他們一起旅行,度過相戀的激情。1891年十月,回到巴黎,羅丹向卡蜜兒表示無法與妻子離婚。卡蜜兒陷入焦慮,向羅丹攻擊,她潛藏的爆裂性格爆發,1892年墮胎之後,卡蜜兒徹底和羅丹決裂,不再有任何來往。

圖七:卡蜜兒《成熟年代》。圖/蔣勳提供

圖七:卡蜜兒《成熟年代》。圖/蔣勳提供

1893年卡蜜兒創作極富隱喻的作品《成熟年代》(L’Age mûr),尺寸巨大的作品,像應該放在廣場的紀念碑,然而作品中全是絕望,哀傷。這件巨作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男子在中央,一邊是老去的婦人,一邊是青春少女。第二個版本隱喻更鮮明了,男子和乳房下垂的老婦在一起,年輕女子遠遠跪在地上,無助哀求。(圖七)

羅丹當時正是國家藝術協會的評審,這件作品也要通過他審查。

可以想像,這樣的作品,在當時的巴黎社會,引起多麼大的騷動。八卦如洪水蔓延。像波特萊爾預告的:「媒體,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都在犯罪。」羅丹、卡蜜兒、卡蜜兒的家人,她在上流社會富盛名的弟弟保羅(Paul Claudel),著名的詩人外交家,還有羅丹的妻子兒女,都在渲染的八卦洪水中瀕臨滅頂。

有人認為羅丹極力阻撓作品得獎,但更有趣的資料指出,卡蜜兒出名的弟弟保羅,才是真正阻撓作品展出的主使者。一直到現在,關於這一段故事的真相仍然曖昧不明,八卦只一味聳動,使真相更被掩蓋。

卡蜜兒在那個時代要承擔多少壓力?即使她如此意志堅強,如此不屑世俗竊竊私語,她仍然陷入一隻巨大手掌中,其實不只是羅丹的手掌、弟弟的手掌,也許更是整個社會無形的竊竊私語的八卦,變成一隻慢慢靠近的手,那巨大的手,一點一點捏緊,讓她窒息。

1913年,卡蜜兒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長達三十年,她持續創作,創作完就毀掉。她偏執、精神分裂,但仍然創作力旺盛。好幾次專業醫師和卡蜜兒家人建議,讓她回到正常社會,讓她在正常環境持續創作,然而她的家人始終沒有接受。三十年,她的母親從未去過醫院探視,保羅派駐在外交界,在文學界上流社會活躍,也很少去探視卡蜜兒。

1943年卡蜜兒在精神病院逝世,她在病院中毀壞的作品估計達九十件之多,如此驚人的創作力,也同時是如此驚人的毀滅力量。

羅丹或許完全知道這是一個他無法征服的生命,無法馴服、無法屈從,她必須獨自一人走向《惡之華》的宿命因果,自我創造,也自我毀滅。

圖八:卡蜜兒命運之網女神《克洛托》。圖/蔣勳提供

圖八:卡蜜兒命運之網女神《克洛托》。圖/蔣勳提供

卡蜜兒創作的《克洛托》(Clotho)是希臘編織命運之網的女神,在卡蜜兒作品裡,命運披頭散髮,襤褸邋遢,已是失魂瘋人。這件作品太像《惡之華》的詩句了,也太像晚年的卡蜜兒自己的寫照吧。她的創作的強度,已遠遠不是羅丹所能企及了。(圖八)

羅丹去世前立遺囑,他的工作室死後捐作國家美術館,但遺囑中註明,必須保留卡蜜兒的作品空間。1952年卡蜜兒弟弟保羅捐贈卡蜜兒作品給美術館,使大眾可以在同一個美術館看到兩位創作者的交會。

在現實人世不能相見相處的糾纏,最終回到創作,有了可以並列的空間。但是,其實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在精神疾病裡度過三十年的卡蜜兒願意見到的結局。(下)

~此篇為轉載圖文取自聯合新聞網~

【美學系列】蔣勳/聖潔與沉淪(上)

羅丹美學耽溺

左:圖一,羅丹《波特萊爾頭像》。圖/蔣勳提供 右:圖二,羅丹《卡蜜兒頭像》。圖/蔣勳提供

左:圖一,羅丹《波特萊爾頭像》。圖/蔣勳提供
右:圖二,羅丹《卡蜜兒頭像》。圖/蔣勳提供

五十歲將屆,沉溺在卡蜜兒青春肉體真實狂烈的情慾悸動中,羅丹不克自拔,羅丹閱讀著波特萊爾的《惡之華》,為其中的詩句畫插圖,像是用自己的情慾為詩句作證,波特萊爾躲在暗處,向羅丹冷冷笑著,彷彿詩句說的:「人,一部分是上帝,一部分是惡魔。」羅丹思索著,他一直嚮往上帝,忘了身體裡根深柢固的魔鬼的盤踞……

羅丹美術館兩件小小的頭像讓我駐足看了很久。一件是《波特萊爾》,一件是《卡蜜兒》。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十九世紀法國的詩人。(圖一)

卡蜜兒(Camille Claudel, 1864-1943),十九世紀法國女性雕刻家。(圖二)

這樣介紹羅丹中年以後重要的兩件作品似乎毫無意義。

這兩件小小的頭像不常被介紹,比起羅丹的其他作品,像《青銅時代》(L’Age d’airain),像《卡萊市民》(Les Bourgeois de Calais),像《沉思者》(Le Penseur),像《巴爾札克》(Monument to Balzac)——這兩件頭像,尺寸小,放在玻璃櫥櫃裡,外型不搶眼,很難引人注意。

但是,凝視這兩件頭像,凝視久了,彷彿看到羅丹靈魂深邃處不為人知的耽溺與困惑。對於羅丹,這兩件小小頭像,和其他作品不同,不是受外界委託的巨大製作,藏在美術館的偏僻角落,有點像創作者不想公開給大眾的個人日記。

創作者的創作通常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以大眾作對象的,經由出版、表演或展示,與公眾分享。另一部分,藏在心裡,可能只是自己的獨白、塗鴉或顧影自憐。這些作品,只是手稿、實驗或草圖,可能不完整,卻常常更真實,更具備原創性。創作者通常都有大眾看不到的私密的美學耽溺,許多書寫者的札記、信件、草稿,因此有時比正式發表的作品精采動人,彷彿不在意形式文體,才更能貼近真實的自我。

文字書寫可以做到私密性,但是,雕刻,也可以有私密的耽溺嗎?我看著羅丹這兩件作品,心裡有很多思考。

無論東方西方,雕塑的歷史,一直受「紀念性」約束,西方為神、為領袖、為偉人、為烈士塑像,如同古代東方立碑,《嶧山碑》、《曹全碑》、《家廟碑》之類,巨大高聳,碑額碑趺,莊嚴肅穆,很難完全擺脫英雄式的歌功頌德。政教宣揚的目的性強烈,雕塑因此很難有個人的私密性,或創作者個人的美學耽溺存在。

以雕塑史來看,雕塑家長期以來,由國家、政府、教會或主流社群團體出資本,由主流階級委託,梵蒂岡的教堂雕刻如此,雲崗、龍門石窟的雕刻也如此。藝術家受命製作,創作的個人意志早已被剝奪,或至少必須向出資者妥協。作品完成,也要受委託部門審查驗收,個人的私密耽溺無法過關。如同米開朗基羅為翡冷翠市政廳廣場製作《大衛像》(David),創作者必須首先做到公部門委託的城市精神要求,接下來,才可能偷偷在作品中隱藏著自己一點點的美學耽溺。米開朗基羅是大天才,但一樣受委託者牽制,他在《大衛像》樹立的廣場,就曾經應政治人物要求,眾目睽睽,爬上高梯,當場修改《大衛像》的鼻子。偉大的創作者,面對外行審查,同時要偷渡自己創作的私密耽溺,米開朗基羅已經是少有成功的範例。

1949年以後,以兩岸的雕塑來看,都集中在表現政治威權,大眾記憶裡的「雕塑」只是少數一兩位「偉人」,雕塑集中在表現「聖哲」、「領袖」、「英雄」或抽象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近代華人的雕塑,被限制在更狹窄的政治框架中。

如果不是「英雄」,不是「聖哲」,如果沒有「紀念性」,可以留下雕塑嗎?

如果生命並不「英雄」,如果生命卑微,充滿挫折,頹廢而沮喪,如果生命困頓,憂傷致死,如果,沉淪在敗德的毒癮,如果沉淪在淫慾妓院,如果生活如腐屍,滿滿都是惡臭與蛆蟲,那樣的爬滿蛆的身體,也可以是「雕塑」嗎?

例如,有時候突發奇想,師大校園,某個角落,有一天會不會安置一件田啟元的塑像?

當然,時至今日,田啟元已經逝世多年,師大美術系可能沒有幾個人記得這個名字吧?

一百三十年前,雕塑家羅丹讀著詩人波特萊爾的《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被當時國家法庭控訴為「敗德」的作品,羅丹當時或許也在困惑,要如何用雕刻表現一具四腳八叉,醜態畢露,爬滿蛆蟲,流膿,發著惡臭的「腐屍」(Une charogne)?

我看著羅丹的波特萊爾頭像,想像他閱讀「腐屍」時的驚駭,如同上個世紀末台北小劇場看田啟元《白水》的驚駭。我想,羅丹是不是也這樣問過自己:「我可以為『腐屍』做雕刻嗎?」

1887年,接近五十歲的羅丹,製作過歌頌烈士的紀念碑《卡萊市民》,製作過偉大的文豪雨果像(Victor Hugo, 1802-1885),歌頌人性上升如陽光的明亮,歌頌聖潔與善的力量,歌頌挑戰一切難度的正義與勇敢——然而,五十歲將屆,沉溺在卡蜜兒青春肉體真實狂烈的情慾悸動中,羅丹不克自拔,羅丹閱讀著波特萊爾的《惡之華》,為其中的詩句畫插圖,像是用自己的情慾為詩句作證,波特萊爾躲在暗處,向羅丹冷冷笑著,彷彿詩句說的:「人,一部分是上帝,一部分是惡魔。」

羅丹思索著,他一直嚮往上帝,忘了身體裡根深柢固的魔鬼的盤踞。

《惡之華》讓羅丹的內在世界騷動了起來,如果一直在歌頌偉大、歌頌聖潔、歌頌人性的善與光明,為什麼羅丹在閱讀《惡之華》時,心裡如此悸動?

在羅丹美術館,同時會看到羅丹思考著兩個文學上的人物,一個是雨果,另一個就是《惡之華》的作者波特萊爾。

雨果寫《悲慘世界》、《鐘樓怪人》,他澎湃如大海波濤的浪漫詩句鼓舞著一整個時代的人民。無論是文學,或是在現實世界,雨果都是非凡的巨人。民眾在他的文學戲劇裡被激勵,民眾因為他的不畏強權而勇敢,他啟發民眾,對抗著不正義的社會,超越自己的脆弱,朝向光明、崇高的地方邁進。直至死亡,他的遺囑仍號召著上萬「窮人」參加葬禮。雨果要讓葬禮也成為對抗社會不義的重要儀式。

圖三:羅丹《雨果像》。 圖/蔣勳提供

圖三:羅丹《雨果像》。 圖/蔣勳提供

雨果是十九世紀文學史上的巨人,他的葬禮萬人空巷,他的身體是要進入法蘭西神聖的「萬神殿」(Pantheon)的。事實上,羅丹的《雨果》正是被官方委託製作,要放在萬神殿雨果墓前。這是文學史上的紀念碑,至高無上,崇高而偉大。羅丹創作過兩件不同形式的雨果像,雨果在作品中都像希臘神話裡的宙斯,雄偉巨大,繆思女神飛在雲端為他祝福護佑。雨果是文學之神,羅丹的《雨果》延續西方紀念碑的長久傳統。(圖三)

羅丹製作的《雨果》、《巴爾札克》都是兩公尺左右高的巨作,而幾乎在同一個時間,他讀著《惡之華》、《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耽溺在波特萊爾頹廢浪蕩敗德的詩句中,羅丹好像看到瑟縮在城市角落,冷眼看著繁華的乞丐或流浪狗,和雨果的崇高偉大如此不同,羅丹困惑著,他孤獨地思考著:應該如何創作屬於波特萊爾的「紀念碑」。

羅丹在札記裡寫過自己的困惑,因為波特萊爾,因為《惡之華》,他詢問自己:什麼是雕像?「衣服覆蓋的軀幹?手臂?大腿?」對《惡之華》的作者,不是外在的服飾,也許連肉體都不是,只是一種心靈曖昧的狀態,像流浪狗看著繁華的眼神,閃過的一絲鬱怒或哀憫。

圖四:納達爾(Nadar)〈波特萊爾肖像〉。 圖/蔣勳提供

圖四:納達爾(Nadar)〈波特萊爾肖像〉。 圖/蔣勳提供

1867年去世的波特萊爾,羅丹尋找他臨終翻拓的面模,也參考過他的照片。但是,既然是《惡之華》的作者,他的存在,或許不是長相。波特萊爾有一張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照片裡的他穿著華服,眼神深邃,講究的外套、馬甲、領巾,包裹著焦慮縱慾過度的軀體,像即將在暗夜裡伸出尖牙吸血的「德古拉」(Dracula),青蒼而鬱苦,憤世嫉俗。(圖四)

~浪漫的騷動◎傑利柯~

「紐約時報」也憑著歐洲難民危機的圖片,與路透共享「突發新聞圖片獎」。 ~相片取自網聞-聯合新聞網~

「紐約時報」也憑著歐洲難民危機的圖片,與路透共享「突發新聞圖片獎」。
~相片取自網聞-聯合新聞網~

影像充斥與傳播媒體、科技如此快速發達的時代,我們隨時可以取得大量的相片以及錄影,甚至國家社會事件的資訊,但在那個相機尚未發明前的1819th,這一切都來得不容易,事件消息傳開的速度自然也沒那麼快。

四月時第100屆普立茲獎名單揭曉,其中有幅紐約時報該報系列以中東難民為報導的影像︰難民從土耳其搭岌岌可危的小船冒死抵達希臘萊斯博斯島。這相片讓我馬上聯想到18th19th初一位法國畫家傑利柯( Théodore Géricault 1791-1824年,出生於法國盧昂)所畫的《瑪杜莎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1819年,現收藏於羅浮宮,490.2×699.1cm~又譯名梅柳絲之筏)》這幅畫。

瑪杜莎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1819年,現收藏於羅浮宮,490.2x699.1cm~又譯名梅柳絲之筏)-Jean-Louis André Théodore Géricault ~西奧多·傑利柯繪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

瑪杜莎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1819年,現收藏於羅浮宮,490.2×699.1cm~又譯名梅柳絲之筏)-Jean-Louis André Théodore Géricault ~西奧多·傑利柯繪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

不可否認的如今像這類的災難情狀相片我們看得多了,可在那個沒有傳播媒體沒有攝影機的時代,要想把這樣的畫面忠實呈現給社會大眾,恐怕也只能透過視覺繪畫!

傑利柯出生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王朝最混亂的年代,他甚為喜愛從社會事件中取材,若是他活在今天,我猜想他仍然會繼續努力不懈地描繪這類相關社會國家災難新聞事件吧,又或者會去當一名記者!是的,傑利柯就是因為出於義憤,才決定創作瑪杜莎之筏巨作的!

傑利柯是一位極富熱情又熱愛自由的藝術家,很早就表現出獨創的天才,他畫的人體結實如雕塑,又兼具米開朗基羅的氣質,因此被稱為「法國的米開朗基羅」,同時又被喻為最具拜倫詩風的畫家。

1816年的這一件真實事件法國政府巡洋艦「瑪杜莎號」,因牽涉到腐敗的政治和醜聞,作品一出,於1819年首次在皇家學院發表展出之時,即造成相當大的轟動。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子的︰

這艘原本載著400多位乘客開往非洲塞內加爾的船,途經西非海岸布朗海岬(又譯為亞勃蘭)南面時不甚擱淺,造成慘重的災難。該船的船長是一名貴族,在經過二天混亂而無效的努力後,只好棄船,船長和一群高階官員搭乘救生船逃命了,把剩下的約150名乘客拋棄在臨時搭製的一只木筏上,任其在汪洋大海中擺佈。從75日開始漂流的十幾天,一幕幕駭人聽聞的慘劇發生,不僅面臨狂風大浪、飢餓煎熬,還有互相殘殺,啃食死者的肉以及精神失常的事發生,到最後木筏被搭救時僅剩15條奄奄一息的生命,更不幸者其中5人又在登陸後不久便死去。海上漂流13天,共死掉140多人,當時法國政府路易十八怕此事張揚出去會受到輿論譴責,只在官方報紙上發了一條簡短的消息,又悄悄地透過軍事法庭判處船長降職和服刑三年了事。兩位木筏上的倖存者相當不服,向政府上書,卻又遭到打擊,被解除公職,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便將這次船難的經過如實寫成報導,印成小冊子公開發售。

Théodore Géricault(西奧多·傑利柯)~Alexandre-Marie Colin(1798-1875法國畫家)繪於 1816年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

Théodore Géricault(西奧多·傑利柯)~Alexandre-Marie Colin(1798-1875法國畫家)繪於 1816年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

面對這幅長寬近700公分、490公分大的巨作,我們真的很難想像當時的畫家須做足那麼多創作前的準備工作,進一步了解該事件的發生經過等等,不得不對畫家的精神深表欽佩!為了這一幅畫傑利柯在醫院附近找到一個工作室以便研究垂死之人的神情和心境,他理了個光頭把自己關在停屍間,放棄生活中的樂趣,還親臨布朗(又譯為亞勃蘭)研究海洋及天空,特地找來設計瑪杜莎之筏的木匠重新製作了一只木筏模型,又雇用黃疸病人為模特兒等等…,經過了一連串艱辛的工程,這幅偉大的巨作才得以完成!

就西洋藝術繪畫史上的流派來說,浪漫主義算是我相當心儀的畫派之一,但在當時這個主義的存在往往不外是二種傾向,一是抨擊現實,寄託於人民革命;二是把自己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或純幻想的美麗世界,尤其特別嚮往中世紀的生活方式。

在古典主義仍深具影響力的那個時代傑利柯的作品把人民心中鬥爭的激情給激發出來了,是古典主義者不能容忍的。唯美主義的信奉者安格爾就曾憤怒表示︰「我真想把這幅瑪杜莎之筏從羅浮宮剔除出去。」遭受有心人士猛烈抨擊的傑利柯當然相當失望、沮喪,但可能連他自己也想不到,僅管他遭受如此抨擊,這幅巨作在藝術上最後竟成為法國浪漫主義先導的第一張繪畫,更被喻為浪漫派最初的偉大導火線之作,是決定性的浪漫派宣言,也是19th繪畫史上的紀念性傑作,為浪漫主義衝破古典主義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悲劇式的死亡和痛苦是古典主義不能接受的、加上此畫採三角形構圖,由光與陰影營造畫面戲劇性效果,跳躍式的熱情、驚人的震撼力,飽含激情充滿動感,不管在題材上、構圖、色彩都代表著全新的突破,也全面否定了古典主義。同時,我們可以看見畫面上傑利柯把頭號英雄,揮動襯衣的青年處理成被視為「低賤者」的黑人,展示了他高於同時代人的民主精神以及無懼於向封建主義挑戰的決心!

舊的世界崩潰了,開始了一場新的革命,這其中的影響可能還真的不只限於藝術上呢!

不過可惜的是22歲時的傑利柯便已罹肺病,加上墜馬之故,以不滿33歲便英年早歿於巴黎,自古多少天才早逝,這真是一件令人無法理解的事啊!…

Tombeau de Théodore Géricault (1791-1824), réalisé par Antoine Étex (1808-1888) en 1839~傑利柯墓碑 Monument at Géricault's tomb, by sculptor Antoine Étex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Photograph by Rama~

Tombeau de Théodore Géricault (1791-1824), réalisé par Antoine Étex (1808-1888) en 1839~傑利柯墓碑
Monument at Géricault’s tomb, by sculptor Antoine Étex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Photograph by Rama~

傑利柯墓和墓碑上的雕像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Photograph by Rama)~

傑利柯墓和墓碑上的雕像
~相片取自維基共享(Photograph by Rama)~

附︰傑利柯的墓碑座落在巴黎拉榭思墓園第十二區,此墓雕像由雕刻家艾戴克斯所完成,描繪的即是生前墜馬的傑利柯癱瘓在床,依然手執調色盤與畫筆,創作不輟。

德拉克洛瓦曾如此記下︰「當傑利柯在畫瑪杜莎之筏時,允許我去看他作畫,他給我的印象如此強烈,當我走出畫室後,像個瘋子一樣一步不停地跑回家…」

~2016 Pulitzer Prizes~

http://www.pulitzer.org/article/2016-pulitzer-prizes

~浪漫的騷動◎傑利柯~

~yingju-Lu~

~繆斯女神()~

Apollo und die Musen auf dem Berg Helicon (Parnass) von Claude Lorrain , Ölgemälde, 1680 Claude Lorrain所繪阿波羅與眾繆思女神們~取自網路維基

Apollo und die Musen auf dem Berg Helicon (Parnass) von Claude Lorrain , Ölgemälde, 1680
Claude Lorrain所繪阿波羅與眾繆思女神們~取自網路維基

創作時難免會陷入腸枯思竭的窘境,那是一段可說是相當痛苦的過程。讀藝術家故事時會發現有些藝術家會有些精神上的寄託,幸運地藉此得到創作的靈感,有人的靈感來源是愛慕的人,比如卡蜜兒曾是羅丹的繆思,浪漫的舒伯特之於愛好大自然等等…,繆思繆思,之後我開始喜歡上這兩個字了,對我這兩個字正代表著一種神祕、無可預期的力量,是美的化身。

Jan van Balen~阿波羅與繆思女神~取自網路維基

Jan van Balen~阿波羅與繆思女神~取自網路維基

像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年,義大利)這樣如此偉大的作家,也許好幾世紀來才會出現一個,也許這條路就是他天生的使命。據記載,在但丁(Dante Alighieri)誕生前,他母親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中她在一株大桂樹下的草地上,樹的旁邊灣著一道清泉出生了一個男孩子,他生下來便能吃桂葉飲泉水,長大後變成一個牧羊人,於是他攀上桂樹摘其枝葉,一個不留神滑跌下來,變成了一隻孔雀,夢至此,他母親驚醒了,不久,但丁(Dante Alighieri)便出生了。

據文藝復興時期波克秋大師的解夢︰產於桂樹下正預言這孩子將來會是個詩人,因為詩人的冠冕是用桂樹葉編成的;吃桂葉是吸收古代詩人的精神;飲清泉是承受古代懾人的思想。這兩者融匯便成為但丁(Dante Alighieri)的詩劇。忽然長大成為牧羊人則暗示但丁(Dante Alighieri)後來驟然被舉為佛羅倫斯的執政官撫領人民,攀摘桂樹則象徵但丁(Dante Alighieri)創作了神曲,攀摘時滑下來則是指但丁(Dante Alighieri)完成神曲後不久便離世,變成孔雀是指神曲的不朽!

依此解夢的說法,但丁(Dante Alighieri)的一生是註定好的了,他也因一部偉大的鉅作而留名千史!

但相對於晦澀難懂,又或說穿鑿附會的「使命」定義,「靈光乍現」靈感的激迸卻也令人相當著迷。因為我們有時真的很難解釋那一瞬間的想法是如何衝擊得來,又或者是如呵從安靜的冥思中而擁有?我則喜歡說這靈感的泉源來自「繆斯」,她讓醉心於美的人永遠有美麗的花朵可以欣賞。

繆思女神~取自網路維基 《藝術與繆斯女神們》(皮埃爾-皮維-德-夏凡納/畫~1884-1889年) 畫中描述繆斯九姐妹正與古代的三位繆斯歡聚一堂。這群體面的姐妹們,習慣在帕拉索斯山上聚會,進行她們關於科學、詩歌和音樂的討論。有時,繆斯們也會聚集起來合唱一首神聖而莊嚴的頌歌。

繆思女神~取自網路維基
《藝術與繆斯女神們》(皮埃爾-皮維-德-夏凡納/畫~1884-1889年)
畫中描述繆斯九姐妹正與古代的三位繆斯歡聚一堂。這群體面的姐妹們,習慣在帕拉索斯山上聚會,進行她們關於科學、詩歌和音樂的討論。有時,繆斯們也會聚集起來合唱一首神聖而莊嚴的頌歌。

最早的繆斯女神來自希臘神話,她們是住在奧林帕斯仙境上的姊妹,是宙斯和記憶女神(寧默心,又名為姆妮摩西尼)的眾女兒們。她們被視為音樂、學術、藝術等(即詩歌、戲劇、舞蹈、歷史、天文等等)的守護神。詩人海希歐德曾說︰「她們一條心,醉心於歌曲,心靈無憂無慮。繆思愛上的人有福了。就算一個人心裡有悲傷和憂愁,只要繆思的僕人一唱歌,他會立刻忘了陰鬱的念頭,把煩惱忘得精光。這就是繆思給人的禮物。」

這九位繆思女神各有各的名字和任務,統列如下︰

克麗奧負責英雄詩或歷史,在藝術造型中藝術家給她所帶的標誌是拿著書卷;

烏拉妮亞負責天文詩或天文學,藝術造型是持著地球;

美爾波敏負責悲劇,戴著悲劇的假面具,手拿赫拉克雷斯的棒子;

塔麗亞負責喜劇,戴著喜劇的假面具,手拿牧人的手杖;

特普西科雷負責合唱詩,帶大提琴;

愛拉圖負責戀愛詩(抒情詩),帶小豎琴;

卡麗歐佩負責敘述詩,手持板和尖筆;

波林尼亞負責舞蹈或舞劇,藝術造型中只穿著外套;

而負責吹奏樂、笛、流行歌的歐特佩,在藝術造型上則無特別描述。

繆思女神~取自網路藝廊 現收藏於法國羅浮宮

繆思女神~取自網路藝廊
現收藏於法國羅浮宮

可以想見這些絕美的繆思女神迷人的樣子嗎?她們都隸屬於阿波羅的管轄,在天上的饗宴中盡情舞蹈、奏樂,在人間則推行藝文。

西元前三世紀,亞力山大利亞便設置了「繆思館」,成為今天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先驅。

再回頭讀俄羅斯詩人阿赫瑪托娃(1889-1966)的詩,詩中手持短笛的繆思女神最有可能的應是歐特佩了吧!

如果您也認識那些在某方面藝文上有特殊專長及天賦的人,他們也許可能就是受到某些繆思女神們特別的眷顧了吧,請好好對待他們!

繆思女神雕像圖可參見網路維基

http://de.wikipedia.org/wiki/Muse_(Mythologie)

~繆斯女神()~

~yingju-Lu~

漫遊者-Lu

漫遊天地~閱讀連結

網誌月曆

五月 2024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