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daily archive for 2010 年 10 月 08 日.

~以下為轉載圖文取自大紀元~

組圖:巴西名建築師尼邁耶 精美絕倫之作

巴西利亞大教堂夜景,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於 1960年設計和建造。(圖片來源:AFP)

【大紀元4月1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巴西名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1907年出生於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是巴西現代建築的先驅。尼邁耶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設計的建築,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1934年,尼邁耶畢業於里約熱內盧的國立美術學校(Escola Nacional de Belas Artes)。1936年,他與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共同參與教育衛生局的規劃設計案,並受到一生決定性的影響。(註:柯布西耶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份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

在1947年時加入紐約聯合國總部的設計工作。1954年在加拉加斯的博物館作了一個倒金字塔的設計。1937至1956,儒塞利諾‧庫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任命他為巴西利亞的建築部長並承擔了巴西利亞的許多重要建築設計,如三權廣場四周的建築群,計有1957年總統官邸(Alvorada Palace)、1958年的議會大廈、總統府(Planalto Palace)、最高法院、國家劇院、1960巴西利亞大學、1962年外交部大廈、1963年司法部大廈、1968年國防部大廈、1965年巴西利亞機場、1970年巴西利亞大教堂等。

尼邁耶設計完成了超過600個項目,是20世紀作品最豐富的建築建築師之一。他的作品分為五個時期:潘普利亞(Pampulha),潘普利亞~巴西利亞(Pampulha ~ Brasília),巴西利亞(Brasília),海外建築物(巴黎、米蘭、阿爾及利亞等)和後來的作品。數座建築被認為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圖標。

尼麥耶強調建築作品的創造性。他認為建築師必須不斷的創新,不但刷新原有的水準,而且要突破結構和建築設計任務書的規定。

總觀來說,尼麥耶的建築作品既具有本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建築的普遍性,又帶有拉丁美洲的地區性及特殊性。熱帶的氣候和地理特點反映在建築上,尼麥耶的建築作品的造型流暢、自由、活潑。尼麥耶主要是用鋼筋混泥土材料,在他的手中,這種堅硬的材料被柔化了,他用鋼筋混泥土塑造出有抒情意味的建築物。他工作上的大膽與想像力使他獲得領導現代建築的國際聲譽,也總是站在巴西建築的領導地位,使巴西發展出一種新的建築風格,並且具有領導潮流和打開新方向的表現,不僅影響學生也影響其同行的建築師們。(圖片來源:AFP)

下面是一些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作品精選:

巴西總統府或稱普拉納爾托宮(Planalto Palace)

外交部大廈(1962年)

巴西國會大廈

普拉納爾托宮(Planalto Palace)

巴西國會

巴西利亞的國家博物館

巴西利亞大教堂內部

巴西利亞大教堂(1960年)

2009年12月15日,巴西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102歲生日時,在里約熱內盧工作室接受採訪。

2010-04-15 13:23:35 大紀元

 

漫遊者-Lu

漫遊天地~閱讀連結

網誌月曆

十月 2010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