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鵝湖(Schwannsee)~~~

回到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後回到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想起民宿婆婆推薦的天鵝湖(Schwannsee),因為路途不遠步行便能到達,於是我們決定前往這座湖泊,準備前去時已過下午5點,我們看準最後一班從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開回福森(Fuessen)的公車時間,希望能在預計時間內趕回。

冬日的新天鵝堡雪景:相片取自網路維基

前往天鵝湖(Schwannsee)的小徑一路平平順順,沒有多大的起伏,像是在散步,沿途只偶爾出現幾位遊客,因為人煙稀少我們可以盡情談笑,歡笑聲幾乎可以翻遍天鵝湖(Schwannsee)的整片山林了,這樣連偶爾路過的人都感受到我們的笑容與愉快的心情。有人從我們身旁經過還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其中,我們遇見一位遊客,她騎著腳踏車朝我們迎面而來,已騎過我們身旁又倒頭回來主動和我們談話。她說她從奧地利的Reutte來,那裡和這裡除了國名、地名不同外,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還告訴我們這沿路有幾座搭建起來的木梯階架是有特別功能的,當冬天來臨時人們可以爬上木架頂端仔細觀察在冬日向晚過後開始出來覓食的麋鹿,可是要非常安靜以免驚嚇到牠們。經過這位非常友善的女士的敘述與解釋,讓我對冬季裡的阿爾高(Allgaeu)高地存有更多美麗浪漫的幻想了、、。

 前往天鵝湖(Schwannsee)的途中還一度以為迷路了呢!越往深處走,小徑越顯荒涼,還在半猜疑的狀況下,我們從雜亂無章的草叢間窺見水源,再仔細天南地北推敲一翻才證實我們所在的地方正是天鵝湖(Schwannsee)。這一片近乎荒涼的湖岸真是令人感到吃驚,和從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城堡往下俯瞰的感覺相差十萬八千里,更令人驚訝的是居然還在湖水濕地前方湖水旁看見一條青綠色的水蛇,這可是我第一次在德國看到蛇!(p.s.不過德國人不認為這是蛇,感覺這種水蛇是爬蟲類中的小兒科)我們談論著關於民宿婆婆記憶中那美麗的天鵝湖(Schwannsee),記憶中的美麗已隨著數十年光載飛逝,真的都已經變成海市蜃樓!但慶幸的是,我們看見了民宿婆婆所說的長得像牽牛花般的紫藍色小花,而這花是阿爾高(Allgaeu)特有的,只是下午時花朵已經閤上了,但這也算彌補了一點我們對天鵝湖(Schwannsee)所失落的一種遺憾的莫名愁緒。 

走在回程的路上,遙望那尊貴得幾乎無以凌駕的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彷彿還感受不到那份如歲月遺失在天鵝湖(Schwannsee)上的落沒感,倒是這一樣的小徑雜沓著百年來無以計數的腳印,歲月早已悄然流逝著、、。人文藝術與建築所散發出來的那股獨特的美感,再配以恬靜祥和的田園風光,是阿爾高(Allgaeu)高地上的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最佔優勢的地方,這裡不僅迷惑了國王路德維希二世(Koenig Ludwig II. von Bayern ),也吸引了千千萬萬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我很高興能再一次來到這裡,雖然這裡有很成功的商業包裝,但無可媲美的藝術價值及阿爾卑斯明媚的風光,卻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讓人無以辯駁。

我想起曾經閱讀的一段文章,路德維希二世(Koenig Ludwig II. von Bayern )國王曾經說過:「不要讓工廠和鐵路打擾這完美無瑕、與世隔絕的浪漫環境,這如畫般的美麗在冬天更勝於夏天。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候,許多其他的人將會像我一樣,渴望這樣一片土地。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將能找到庇護。因為這將是塊未曾遭受現代文明和技術、貪婪和忙碌浸染的土地,是遠離塵囂、遠離城市污染的所在。」當時路德維希二世正在興建新天鵝堡時,曾經這樣對當時的鐵路設計師梅明格(Memminger)這樣說過。(p.s.這段文摘錄引用自【大紀元2010年2月25日訊】作者﹕林輝~路德維希二世的預言成真)

這段話在我後記書寫時,久久縈繞在我們腦海中。

~~~在天鵝湖(Schwannsee)

~~~南德阿爾高高地之旅(16)  yingju-Lu

 

~以下文章及相片摘錄自大紀元~

2009年9月~野外生活結束 德巴伐利亞牧人趕牛下山:相片取自大紀元

2009年9月~野外生活結束 德巴伐利亞牧人趕牛下山:相片取自大紀元

附:德國巴伐利亞一週鄉土新鮮事(2010/8/2-8)

【大紀元2010年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站德國報導)

路德維希二世「165歲」高壽啦

今年8月25日是巴伐利亞著名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165「週歲」誕辰。人們將在他生前唯一建成的王宮林登霍夫堡內舉辦《國王路德維希之夜》音樂會,以紀念這位英俊的童話國王。提起林登霍夫堡,人們總會想起隱藏在阿爾卑斯山脈渾然天成的景致中燦爛輝煌的宮殿,會自動跳出來開飯的「魔桌」,後山裡依據瓦格納歌劇的情景造就的山洞。林登霍夫堡坐落在阿爾卑斯的阿梅高地區。

【大紀元2009年9月16日訊】(大紀元德國記者站報導)

 巴伐利亞是德國傳統的畜牧業集中地,這裡的牛群每年夏天都要被趕到阿爾卑斯山上,經風雨、吃青草。等到夏季結束,已經長得身強體壯的牛兒又被趕回自家的牲口棚。而為迎接它們回家,農民們會準備好酒好肉,款待牧人和客人。

回家的牛群是主角,因此被裝扮得格外喜慶,因為在野外安全度過夏天,這本身就是值得慶祝的事情,而且通常領頭的牛兒要帶上精心編製的花環……這些傳統如今已成為最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節目。

2010年9月巴伐利亞「牛羊辭山節」~以下相片皆取自大紀元

【大紀元2010年9月1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牛羊辭山節」是巴伐利亞牧民傳統的地方特色節慶,也是阿爾卑斯山區觀光大賣點之一,吸引了上萬名遊客與觀眾。

夏天放牧季節結束了,在高高的阿爾卑斯山上放牧了100天,吃足了新鮮牧草,身強體壯的3萬多頭牛羊,告別高山,回到各家各戶的牲口棚。

趕牛羊的男「牛仔」身著巴伐利亞傳統的繡花揹帶長褲或短褲(皮褲),一雙緊裹整個小腿的長襪,頭戴一頂斜插著美麗羽毛的氈帽。婦女身著3件套的傳統「Dirndl」服飾:上穿色彩鮮艷的緊身繡花衣,下著長到腳踝的蓬鬆裙子,裙邊多用刺繡、挑花點綴,外加裝飾圍裙。

牛羊脖子上一律繫著銅鈴,銅鈴大小不一,最大的足有半個牛頭大。數萬個鈴鐺一起搖響,遠遠近近,清脆宏亮。

終點是山腳下一大片寬闊草地。牛羊回家了,人們才開始舉杯歡慶。

巴伐利亞州在德國16個州中是面積最大的一個,也是最富裕的高科技州之一。與奧地利和瑞士接壤的巴伐利亞,19世紀之前是個獨立王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Lu的連結林登(德)霍夫堡(Linderhof)城堡Blog:

靠山的旅行南德阿爾卑斯(1)- Linderhof(林德霍夫堡)(2)—yingju-Lu

Posted in 旅歐與歐遊文選 on 2009 年 12 月 03 日 | 編輯 | 4 留言 »

靠山的旅行南德阿爾卑斯(1)- Linderhof(林德霍夫堡)(1)—yingju-Lu

Posted in 旅歐與歐遊文選 on 2009 年 12 月 02 日 | 編輯 | 4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