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八月 2013.

~舊作詮釋◎殘雪覆蓋下的教堂~

殘雪覆蓋下的教堂 創作~Lu
殘雪覆蓋下的教堂

創作~Lu

還有一幅是【殘雪覆蓋下的教堂-初稿】,重新修復後的這幅畫應比原作厚實許多,似乎也比較好。我在樹叢上做了些著墨,地面重新修補過,其他的大致沒變,但整體感覺又不一樣了。

這一幅畫一直讓我記憶很深,除了是少數的雪景圖外,在紙張的後頭寫滿密密麻麻的字,記錄著我如何發現這景的來龍去脈。

也是寒冷的12月冬天,已經下過雪,我在12號公車站牌等K.,我們約好一起去拜訪N.。我所在的位置剛好就在一處前有窄巷與大街的交會口,這裡不算太偏僻但也不是主幹,有時街上無行車也無人,顯得很沉靜。這時候對邊的窄巷內有了動靜吸引我的注目,有一位婦人帶著一位小孩,朝我面前方向走來,靜緩移動,突然間我才發現窄巷裡頭有一座寧靜的教堂,瞬間彷彿時間靜靜在畫面上流淌而過,也可能是當日嚴寒的氛圍,那教堂顯得相當神聖,雖然它並不是古老高大的那種建築。

在藍天與冷冽的寒風吹襲下,我快速拿起一張小紙,完成一張簡單的小小速描,當時雖冷,手也凍,我卻感到一絲春意拂來,很特別!

之後,我告訴K.剛剛在等她時看見這樣的畫面覺得很美好,雖然她遲到了,卻也讓我捕捉到這感動的畫面。K.說一定要把這份心情寫下來。

K.不管在學業上、在生活上都是我很好的朋友,我始終感謝她對我的幫助及一切一切。而那時的學校生活,尤其我們原本舊的陶藝班,彼此間的互動及情誼真的都非常不錯,留學一頁,那時的精彩、愜意,我永遠不會忘記。

~~~舊作詮釋◎殘雪覆蓋下的教堂   yingju-Lu

~August~

雨天燕子

雨天燕子

雨天燕子

雨天燕子

 

颱風雨一直下不停,颱風都離開島嶼了,我們這才開始颳颱風。每次颱風夜,風咆嘯呼嚎總讓我不得安睡,這次也不例外。窗前大廳總是有雨滲透進來,好潮濕的氛圍。

但有20隻燕子大家族成員一個個排排站一塊停在窗前電纜線上,好壯觀,好稀奇,當然這是在秋不高氣很爽的颱風天才有的事!

~<燕子>~

 

天降瀑布-雨幡 相片取自大紀元

天降瀑布-雨幡
相片取自大紀元

 

天降瀑布-雨幡

「是雨滴在下落過程中不斷蒸發、消失而在雲底形成的絲縷條紋狀懸垂物,因為懸掛於雲底的絲縷條紋狀雨滴或冰晶,隨雲飄蕩,形似旗旛,所以得名。」(取自大紀元)

在北迴歸線近山一帶時常可見的雨景,若出現在中、高緯度就可被稱為奇蹟!

雖說「雨幡」對我並不稀奇,但是我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這個名詞。這詞的由來讀來也挺浪漫的,呼應大自然的風景,如此抒情而迷人。

~<雨幡>~

 

蟹蛛

蟹蛛

火龍果

火龍果

火龍果花

火龍果花

 

從前曾在菜園拍到不少蜘蛛及其絲網,在野地的蜘蛛種類總是多,而且似乎也更豔美,有些像巫師。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以前不小心偶遇的那有著奇特造型又美麗的蜘蛛叫「蟹蛛」,大概就是取其外型似螃蟹的意思吧!

這種蜘蛛表體色澤單純,因撐托著一個大大的盒子,造型笨重呆呆,反而顯得可愛,沒有一般蜘蛛的狡猾及令人感到恐怖之感!其實還挺美的。

今年菜園的火龍果雖成長緩慢了些,一直到7月底8月初才開始大量收成,雖然來得慢,還是品嚐到了火龍果的好滋味。感覺夏天沒火龍果這種水果還真奇怪,火龍果口感不錯,也退火,讓我喜歡。可是吃完火龍果一定得馬上刷刷牙,不然殘留在牙縫裡的黑色小細籽,可會把任何一張臉都變成比蜘蛛更可怕的巫婆臉、、、。

~<蟹蛛>~

 

這個夏天太熱了,也許正是這個原因而不是颱風的關係,夜啼鳥已悄悄飛離小鎮的天空。

記得夜啼鳥總是在秋末初冬時來的,這回牠能夠待到夏天,比已往的記錄更久已相當令我驚訝,只是眼見秋冬要來了,我以為牠會一直留在這裡呢,想不到颱風之後牠也走了。

四處漂泊的鳥,已在這裡待太久了,也許牠又發現另一處的好風景了,徒留我對牠的想念,真的就像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消失的夜啼鳥>~

 

~~~August  yingju-Lu

 

 

~附~

天降瀑布! 吉林九台現「雨幡」奇景

【大紀元2013年08月21日訊】19日下午15時許,吉林九台市上空出現罕見的「雨幡」,懸掛空中似「瀑布」。據指出,這種現象多出現在熱帶地區,在大陸東北比較少見。

據大陸媒體報導,隨著對流雲的不斷加強,濃密的積雨雲籠罩著九台市上空,不久後,大雨如注而下,如同一塊巨大的水幕掛在空中,令人驚嘆。

專家介紹,這種現象叫做「雨幡」,是雨滴在下落過程中不斷蒸發、消失而在雲底形成的絲縷條紋狀懸垂物,因為懸掛於雲底的絲縷條紋狀雨滴或冰晶,隨雲飄蕩,形似旗旛,所以得名。

 

 

 

 

 

 

 

 

 

 

 

 

 

 

 

 

 

 

 

 

 

 

 

 

 

 

 

 

 

~舊作詮釋◎往藝術學院的路~

【入秋的街景~往藝術學院的路上-卡塞爾(Kassel)】 創作~Lu

【入秋的街景~往藝術學院的路上-卡塞爾(Kassel)】
創作~Lu

舊畫重新修復終於告一個段落,心情如釋重擔。修復勿寧說是再創作,因為新完成的「舊作」也不和從前一模一樣了,只能說有些仍是相似程度較高而已,而大部分已多改變。又比如在構圖上現今看來稍有不同想法了,於是做了修正;而色彩,是問題最大的。因為早年的色紙多已用畢,又因多是自己彩繪製作紙張,所以也找不到完全一模一樣的顏色了!

但再創作的過程中,還是能發現新樂趣的。當年的東西如今看來是直接且率性許多,不複雜。有時用很簡單的方式就帶過了,畫面的線條也俐落,重新修復後發現有些東西竟修飾得太過火了,反而失去了原本單純的韻味,於是警告自己,快快停下來,重新思考一番!

其中一幅標示著【入秋的街景~往藝術學院的路上-卡塞爾(Kassel)】,這幅樹景在修復後便完全失去原先蕭索單調的味道了,說真的,我比較喜歡之前的作品,就樹景方面其實算修復失敗。這困難度最大的是顏色,我已完全沒有之前那種乾枯木質顏色般的色紙了,只好全部重新構思佈局,最後為了畫面的協調感,我甚至裁剪了紙張的大小,成為現今這幅畫的樣子,所以這可說是完全新的一幅畫了!

前往藝術學院的路介在市議會(Rathaus)與學校之間,通常我們都是直接搭電車前往,因為到站後還得走一段約5~10分鐘的路,但我記得有時同學間為了聊天,我們就索性全程用走的回到城裡。

這一段路屬於上下坡帶,從學校到城裡的方向是上坡,趕時間時會走得很喘,通常會趕時間都是因為錯過晚班車。我曾經好幾次因為在工作室拉坯、燒窯,待到9點、10點、11點都有,晚上電車每小時只有2班,加上我必須在市議會(Rathaus)轉車,所以才會有趕時間的情況發生。但有時,就是不想搭擁擠的電車,只想靜靜走一段路,於是閒暇時間這一路的風景就被我收在創作集裡了。

在電車駛進城內,轉個大彎前,有一處很像廢墟的碉堡牢牢厚重地盤踞在電軌車道及馬路旁,其實它的外表又有點像高大的防空洞牆,或者老舊頹圮的高架鐵路,不只是因為其外形吸引我,其上長有變色葉攀緣植物,每年秋天就呈現一片火紅橘,燦爛迷人,煞是好看!在藝術學院來來回回數年,我之後才找了個時間特地走上這塊廢墟勘察究竟,發現它正像一處天空之城,橫跨馬路兩旁還有天空之橋(陸橋)銜接,這上頭有綠地有住家,如果不熟知地形,根本不會聯想到能有住戶建在廢墟堡上。這裡視野極佳,初訪時極為驚歎,我後來先後又獨自走過一、二回吧,可惜我那時都沒拍照留念,從此就錯過了機會!

平凡的景每天看卻從不覺得有一天會離開它,或者說,很快的將離開它,如今回憶這條路,除了擁擠的車水馬龍,交通量有時嫌多之外,一路仍是好風景。然而充滿最多的感觸,仍是來回學校與住家(學生宿舍)的路上有我對藝術、陶瓷的熱情與愛,不管時隔多遠了,那時的天空,不管白日還是夜晚,都可以為此做見證!

~~~舊作詮釋◎往藝術學院的路   yingju-Lu

~擴散的水影~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午間下了一場那麼大的雨,結果約3個小時後,柏油路就乾了。

溫度仍是高的,晚間從蓄水塔內流出的水也是溫的,雨就算重重地落著,也無法消散積在地表上的熱氣。但雨後至黃昏間也許是太陽早早隱匿了,是日野草地上的蛙鳴提早響徹,哇哇哇叫和蟲唧混在一起,為接下來的時光帶來一股活潑朗朗而清明的秋夜氛圍。可惜夜晚的月色多朦朧些,不然天上人間兩相呼應,這樣的夜色會挺迷人。

倒是這夜清涼了許多,才躺下沒多久就開始找毯子,而我也做了個長長的夢,我的學生時代又回來。夢似乎在一個沒有特定時代區分與年歲差別而未知的地方進行著,我和曾經各時期的學生時代的熟人們相聚在一起。夢總是摻雜的,被規劃、命名,受年歲限制所制約而成的現實裡的一切一切,似乎在夢中一點都不重要了。有時我也記不得夢中的朋友穿著什麼衣服,又為什麼在像是夏季的風景中看見秋冬時節的冰雪霜,為什麼本在山間漫走,轉個身我已在海邊?但我記得這些夢中人,都因面孔和眼睛,甚至有時是心靈上的感知!

行腳記錄,在夢裡似乎是不存在的,

夢的地圖難以繪製,情境卻耐人尋味。

*******

他敘述一處新空間裡的模樣及裡頭的擺飾,每次我都很認真聽,從我的腦海中遂浮現出一個簡單的雛型,以為這和那就是百分之百相似的空間了。我保留這虛構的模型直到我看見真正的它,發現兩者差異頗大,最後覺得仍是虛幻中的情景美。像夢境破滅,從此真實的空間真的殲滅了我的幻想空間且逼退它,直到它化為泡沫,漸漸蕩然無存,之後,我再也想不起腦海中虛幻的那個景了、、、。

想想,夢卻不是這樣,幻想與夢,夢仍真實多了。

~~~擴散的水影  yingju-Lu

Vadim Kiselev – Silence

~魔幻如是~

the-flautist.jpg!Blog

蕾蜜迪歐(Remedio Varo  1908-1963年)作品

 

一場昏天暗地又厚重的驟雨過後,開始轉為太陽雨。薄雲稀釋露出淡淡的藍天,淡藍與淺白交融在一起,天空是一片混沌淨化中的質樸。

不久彩虹一定會出來,彎彎的將落在東邊的天際,然而今天彩虹低低的,恰在山麓與平原相交處口,只有站上高高的頂樓才能看見那奇特的虹彎,那弧長都只是圓弧上的1/4一短截長。

~1/4弧長~

Yingju-Lu

 

 

奇情而詭異的寓言詩境。

在20th50年代的拉丁美洲藝壇,曾有幾位女性藝術家用星象與不可預知的神秘手法,細膩而具象地描繪出這樣的場景,相當令人驚豔!

其中之一是來自西班牙移民蕾蜜迪歐(Remedio Varo  1908-1963年),她筆下的超現實世界似真似假,看似纖細又脆弱,陳述著一顆水晶球裡的故事,罕見又令人難忘。

 

蕾蜜迪歐(Remedio Varo  1908-1963年)作品~The Encounter  1962

蕾蜜迪歐(Remedio Varo 1908-1963年)作品~The Encounter 1962

 

不知為什麼,越現實的生活越讓人感到枯燥乏味,也越讓人想躲進超現實的情境中,這時候,南美洲文化那股魔幻寫實的力量似乎真的發揮了作用。

我想著這塊未曾踏上的巨大土地裡頭定隱藏著某種強大的能量,但那又是什麼呢?景致、地貌、氣候也許也決定了當地住民的性格特質以致形成如此獨特文化風貌的重要部分。

我只知道那裡的土地是古老而神秘的,但也是紅色的嗎?!

 

蕾蜜迪歐(Remedio Varo  1908-1963年)作品~無用的科學或鍊金術士(Useless Science or The Alchemist) 142×52㎝  1958

蕾蜜迪歐(Remedio Varo 1908-1963年)作品~無用的科學或鍊金術士(Useless Science or The Alchemist)
142×52㎝ 1958

 

<一>行星:

月球上有水的石頭嗎?

有黃金的海水嗎?

秋天是什麼顏色?

日子彼此嚙合

直到它們像一頭蓬鬆的頭髮

不再糾纏?有多少東西掉落-

紙、酒、手、屍體-

自地球掉落到那地區?

那裡是溺水者的天地嗎?

 

<二>疑問集(1974)二十四:

對每一個人4都是4嗎?

所有的7都相等嗎?

囚犯們想到的光

和照亮你世界的光相同嗎?

你可曾想過四月

對病患是什麼顏色?

什麼君主政體

用罌粟做旗幟?

 

聶魯達(Pablo Neruda  1904-1973年)詩選二則,聶魯達,智利,諾貝爾獎得主。

 

~~~魔幻如是  yingju-Lu

 

 

以上1、2幅相片取自:

~蕾蜜迪歐(Remedio Varo  1908-1963年)作品集連結~

http://www.wikipaintings.org/en/remedios-varo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下)~

1839年李斯特(Franz Liszt)穿著匈牙利民族服裝

1839年李斯特(Franz Liszt)穿著匈牙利民族服裝

 

之後最著名的一段戀情始於1847年,即和波蘭貴族卡蘿琳-桑-維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orolyne von Sayn-Wittgenstein)的相戀。當時公主28歲,李斯特(Franz Liszt)36歲。

李斯特(Franz Liszt)當時奉命擔任威瑪樂團的指揮,並和公主同居,此後李斯特(Franz Liszt)便以威瑪為活動中心,支配整個德國的樂壇。(相關網誌威瑪:威瑪(WEIMAR)的光榮與悲愁(上)~YINGJU-LU / 威瑪(WEIMAR)的光榮與悲愁(下)~YINGJU-LU)

 

晚年的卡蘿琳-桑-維根斯坦公主

晚年的卡蘿琳-桑-維根斯坦公主

 

西元1848~1861年間在威碼的時光,可說是李斯特(Franz Liszt)最多產的時期。

 

維根斯坦公主早已嫁作人妻,但為了李斯特(Franz Liszt)她大興離婚訴訟,1848年離開俄國。旅居威瑪阿爾丁堡的一小城堡時,她寫下這些情意綿綿的字句「啊,只渴望再度與你會合,我心我魂,一切信仰,一切希望,只因你而生,因你而熾烈、、、」,李斯特(Franz Liszt)也這樣寫著:

「因愛情,信仰而彌堅,

煩惱而俱增,希望而無窮,

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因我的喜悅只能由妳的身上發現

引導我的生涯之途,

成為我思想的星空,

祈禱我的靈魂進入天國,

妳-賈奴 伊麗莎白 卡蘿琳。」

 

李斯特家的一晚,自左而右:大仲馬、雨果,穿著男裝的喬治桑,帕格尼尼與羅西尼站在一起,李斯特(Franz Liszt)彈琴,瑪麗-古達坐在他的腳邊。

李斯特家的一晚,自左而右:大仲馬、雨果,穿著男裝的喬治桑,帕格尼尼與羅西尼站在一起,李斯特(Franz Liszt)彈琴,瑪麗-古達坐在他的腳邊。

 

維根斯坦夫人和李斯特(Franz Liszt)二人終於準備在李斯特(Franz Liszt)50大壽之日正式成婚,一說不料前一天侯爵夫人外甥向教皇提出婚姻無效的申請,另一說則是羅馬教皇以技術性理由撤消卡蘿琳與前夫的離婚許可,但事實是她前夫早已又再婚了,導致他倆(維根斯坦夫人和李斯特)的婚姻無法順利舉行。至此,對於結婚一事,他們已不再提起了,卡蘿琳也將此事視為天意,之後伯爵夫人也將戀愛作一結束,專心傾注於天主教會的工作。不久後李斯特(Franz Liszt)也穿上神父的衣服成為天主教神父。兩人避開世人的耳目,各自默默的生活!

 

之後夫人曾寫信給李斯特(Franz Liszt)道:「、、、威瑪是我倆生涯最令人難忘的地方,、、、、我倆的愛情形式,歷經多年歲月已有所變化,雖然邪惡的人心依然存在,而神對於我們愛情的外在形式也沒有賦與具體化,不過,神是祝福我們愛情的本質的,而世人也無法妨礙我們、、、」。

 

柯洛(Corot)所繪的[提沃里-艾斯特莊園],西元1869年,這座座落在於羅馬城外的艾斯特莊園曾提供房間給李斯特使用,此後數年間他到羅馬城時,曾在此停留。

柯洛(Corot)所繪的[提沃里-艾斯特莊園],西元1869年,這座座落在於羅馬城外的艾斯特莊園曾提供房間給李斯特使用,此後數年間他到羅馬城時,曾在此停留。

 

整整27年,夫人不曾離開羅馬一步,家裡所擺的都是關於宗教的書,而李斯特(Franz Liszt)依然每年要到羅馬,和侯爵夫人共進晚餐,這裡瀰漫著他獨特而真正深沉哀傷的陰鬱、、、。

 

李斯特(Franz Liszt)的晚年活躍於羅馬、威瑪、布達佩斯三地,旅行也更頻繁,遍及英國、法國、奧地利、比利時與荷蘭等。生命最後一年在搭火車去拜魯特聽好友兼女婿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時,感染了劇烈咳嗽,後來轉為肺炎。他不幸在1886年7月31日溘然長逝。這位四處為家的人最後就葬在拜魯特,這裡也是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年)的聖壇。(可粗略參閱全人教育百寶箱等資料: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719 / http://203.72.236.13/~b10/wagner.htm)

 

拉斐爾的畫作[聖西西利亞](St.Cecilia),李斯特曾說:「我不知道是什麼奇怪的魔力,這幅畫深深感動我的內心,這是人類形體完美的展現,畫中一切皆高貴無比,理想至極,是個充滿優雅、純淨、和諧的奇蹟,、、、它是完美神奇的藝術象徵,我們奉獻生命之所在。」

拉斐爾的畫作[聖西西利亞](St.Cecilia),李斯特曾說:「我不知道是什麼奇怪的魔力,這幅畫深深感動我的內心,這是人類形體完美的展現,畫中一切皆高貴無比,理想至極,是個充滿優雅、純淨、和諧的奇蹟,、、、它是完美神奇的藝術象徵,我們奉獻生命之所在。」

 

李斯特(Franz Liszt)去世後,維根斯坦侯爵夫人也在幾個月之後,等不及春天的來臨,也隨著愛人飛往天國去了。

 

作家李希特­霍斯曾敘述道:「觀此兩位朋友,令人有難以忘懷的感動,侯爵夫人才氣煥發,富於機智,而他(李斯特)卻極為細膩,而且辛辣諷刺、、、、」。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下)   yingju-Lu

 (以上資料參考及圖片翻拍自音樂百科全書與音樂文摘)

 

 

相關網誌:

筆記音樂家李斯特—YINGJU-LU

 

 

音樂欣賞

~李斯特 – 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管弦樂節錄樂段)~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上)~

童年李斯特

童年李斯特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年,生於匈牙利死於德國)是一位少懷大志的音樂神童,極崇拜大音樂家貝多芬,六歲時就對樂曲有濃厚的興趣,據說他在識字前就識譜了,從小便忘情地學習音樂。也因此從小就擅長演奏鋼琴的他,演奏技巧睥睨當時的樂壇,琴藝熟練高超,被譽為「鋼琴大王」,並確立了近代鋼琴演奏法,那時除了蕭邦之外,無人能取代他。

12歲時,這位有德國血統來自匈牙利的李斯特(Franz Liszt)便跟著父母轉往巴黎發展,在最初的歐洲演奏旅行中,在法國獲得了「莫札特再現」的最高美譽,其父自樂不可支。(相關莫札特網文連結:天才與人間的遺憾(上)~YINGJU-LU / 天才與人間的遺憾(下)~YINGJU-LU)1847年,他36歲之前,大部分的時間李斯特(Franz Liszt)都在巴黎度過,在那裡李斯特(Franz Liszt)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如喬治桑、雨果、海涅、拉馬定等人。

 

1836年的李斯特(Franz Liszt)

1836年的李斯特(Franz Liszt)

 

李斯特(Franz Liszt)在樂壇上的成就及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他是浪漫派主義最具代理性人物,曾有一段時間他傲視當時的樂壇,重要性、影響力可想而知,但對於名氣如此響亮的人,有人崇敬自然也有人詆毀,尤其多著墨在他人格上的攻擊。李斯特(Franz Liszt)的人格特質有浪漫派的宏偉,也有荒唐的性格,有些諷刺畫家便批評李斯特(Franz Liszt)的雙重人格,華而不實,拈花惹草的作秀者,實在跟屬靈的教士很難協調在一起。然而他的音樂確實是成功的,是浪漫主意靈思的精髓,他具有白遼士神性的瘋狂(可粗略參閱全人教育百寶箱資料: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734),蕭邦的貴族詩情(可粗略參閱網路維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9B%B7%E5%BE%B7%E9%87%8C%E5%85%8B%C2%B7%E8%82%96%E9%82%A6)(在此附註一題,李斯特與蕭邦相識,但兩人始終並無深交。),還有孟德爾頌的嫻雅溫文(可粗略參閱網路維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88%A9%E5%85%8B%E6%96%AF%C2%B7%E9%97%A8%E5%BE%B7%E5%B0%94%E6%9D%BE%C2%B7%E5%B7%B4%E6%89%98%E5%B0%94%E8%BF%AA),以及舒曼的熱切而內省(可粗略參閱網路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7%89%B9%C2%B7%E8%88%92%E6%9B%BC)。

 

李斯特(Franz Liszt)與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所生的3個孩子

李斯特(Franz Liszt)與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所生的3個孩子

 

李斯特(Franz Liszt)從小便長得極為俊美,及至青年已流露風流倜儻的氣息,今天想分享給大家的便是李斯特(Franz Liszt)與愛人間的情詩。

 

不知是因為李斯特(Franz Liszt)外貌的關係還是其性格,總之,李斯特(Franz Liszt)的父親在其臨終前給16歲的兒子李斯特(Franz Liszt)留下的最後遺囑包括這一句:「你當不會為了女人而毀滅了自己吧?然而我卻很擔心你可有這種克服女性魔障的功夫嗎?」

縱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情史,可謂一樁接著一樁,豐富精彩,可特別的是,李斯特(Franz Liszt)和女性相戀,似乎又從不耽溺於官能之上,他尊重女性的愛據說可不亞於對神敬虔的愛了。其實李斯特(Franz Liszt)是喜愛聖經的,晚年的他還一度成為天主教神父呢!

 

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

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

 

除了李斯特(Franz Liszt)的初戀,以及和歌手、名女伶等的愛情,李斯特(Franz Liszt)還有數個轟動一時的戀情,不過先讓我們讀一段李斯特(Franz Liszt)與情人的情詩往返。

 

李斯特(Franz Liszt)在聲名達到高峰時,認識了德國喜劇界名女伶夏洛蒂-哈根,這一首詩是獻給她的:

「詩人呀!愛究竟是何物呢,且勿隱瞞我,

愛是靈魂的呼吸,

詩人呀,接吻究竟是何物呢,且要告訴我,

接吻,雖然短暫,但是罪惡卻夠深。」

他們二人在一起時,一時成為世人閒談的話題,就是現今的誹聞和八卦啦,新聞界甚至惡口交加,最後夏洛蒂嫁給了某騎士領地的領主,但才4年便告仳離。就在她結婚的第一年,還曾給李斯特(Franz Liszt)寫了如下的信呢:「由初次見證到失去了你,也有好幾年了。但是我因為你而更能體會到其他的人都是墮落的,其他人,不,應該說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與你相比,你,的確是獨一無二的。」

 

羅拉-孟蒂茲的肖像畫,她是愛爾蘭籍的名社交花,李斯特與她的一段情加速他與瑪麗-古達的分手。瑪麗-古達曾寫道:「我願做你的情婦,但不是你的情婦之一。」

羅拉-孟蒂茲的肖像畫,她是愛爾蘭籍的名社交花,李斯特與她的一段情加速他與瑪麗-古達的分手。瑪麗-古達曾寫道:「我願做你的情婦,但不是你的情婦之一。」

 

回到1834年,李斯特(Franz Liszt)在喬治桑的介紹下結識了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當時女方28歲,男方22歲,後來二人結伴赴日內瓦、羅馬、德國等地旅行,他們的戀情維持到1844年。分手後,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最後仍選擇和前夫破鏡重圓。李斯特(Franz Liszt)和她共生了3個孩子,其中以柯西瑪(Cosima)最為有名,年長後她先嫁給李斯特(Franz Liszt)的學生漢斯-彪羅(Hans von Buelow)後離異,再成為知名的華格納的情人,二人產下一子。

 

為李斯特(Franz Liszt)留下3個愛情結晶的瑪麗-古達(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死於1876年,李斯特(Franz Liszt)如此憶她而寫下:「套句俗語,她和我並不相配。達戈爾夫人在我的記憶裡,是一個悲哀的秘密。我信神,因此也只能如此祈禱,求神賜予三個孩子的母親的靈魂,和平和光明、、、」。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上)   yingju-Lu

(以上資料參考及圖片翻拍自音樂百科全書與音樂文摘)

 

 

音樂欣賞

~李斯特 愛之夢~

Arthur Rubinstein piano(魯賓斯坦)

 

李斯特曾經寫過三首題為愛之夢的鋼琴曲,其中以第三首最為著名,此曲原為聲樂曲,一八四­五年根據德國詩人弗雷利格拉特(Freiligrath)的情詩《能愛就愛吧!》所寫­,詩的大意如下:

我的愛之夢 將綿延直到永遠 雖然我倆分離
我的愛之夢 我知仍然綿延 雖然物換星移
在沉寂的深夜裏 聽妳奇妙的心聲 到黎明始知妳己遠去
我的愛之夢 如同妳把把我擁抱 充滿柔情蜜意
夜夜月下 願幸福充盈 愛情之夢 何其歡欣
(取自youtube)

 

 

 

 

 

 

 

 

 

 

 

 

 

 

 

 

 

 

 

 

 

 

 

 

 

 

 

 

 

 

 

 

 

 

 

 

 

 

 

 

 

 

 

 

 

 

 

 

 

 

 

 

~小村冬雪景緻~

小村冬雪景緻~哥廷根(Goettingen)

小村冬雪景緻~哥廷根(Goettingen)

很長的一段時間再沒有以雪景為創作的題材,稍早前關於雪地風景的創作件數其實也並不多,而且取材地點也多侷限在哥廷根(Goettingen)和卡塞爾(Kassel),這也可以看出,過去冬天時我確實很少旅行,大概也真的很少人會選擇在冬日外出旅行吧,有的,大概就是去滑雪。

雪景的取得,不外也只是我生活中邂逅的小風景,我喜歡這種邂逅,沒有刻意,然而某部分原因也因為冬雪美化了視覺,白雪皚皚的景緻處處都美!也許就在路過的街口處,或轉角的一間小教堂,就有一幅讓我心儀的冬日美景浮晃在眼前;也許是當我在墓園慢走,沉思間那肅穆而寧靜的美感深深吸引了我、、、。這些我生活中真實所見的小風景,都是我踏著一步一步腳印深入它、感受它才擁有的,我所做的Papiercollage旅歐系列應全來自我親身所踏過的地方,我想沒錯,若不,也僅是意外的一二幅,我歸於測試性的小作品。

創作走到今天,我當然體驗到了不同於早年的心情,在技巧上可能也有了新的樣子,雖然某些我較滿意的創作感覺及材質一直到如今才被我發現,似乎也感覺到某些主題的呈現方式近期才較趨成熟,但是這種惋惜我倒也覺得值得珍藏在心底,因為度過了一段漫長摸索的路,我似乎跨過了某些瓶頸,而正是這種追求趨於完美,是每個創作者一生不自覺會走的路。

上一回的旅程我回到熟悉的哥廷根(Goettingen),也在這裡度過大部分的時間。冬天回來,無法做外地的長旅行,我在這裡看見久違的白雪,心情還是悸動,我太愛雪景!

深冬至初春,葉早已凋零殆盡,滿山都是枯枝蕭條的美,有時烘襯著洗藍的天,有時是陰沉的灰色茫茫,但枝幹的身影總還是那麼顯眼而特別,它們呈現剛柔並濟的美感,也是我最愛的風景之一。

在我所暫住的屋宇旁有一大片緩坡草地,其後則是一大片綿延不絕的森林。冬天白雪覆蓋時這一大片草地便成為一處小小的滑雪場。那年雪日冬景並不多見,溫度一驟降,大人小孩都巴望能見到雪,等雪累積了一段時間後,便可以看見大人小孩拿出雪橇在類似這樣的任何一處小坡道上滑雪和玩雪,笑聲喧鬧好不熱鬧!

枝椏樹幹與雪的白,在我創作材質中都不是好表現的題材,但我再一次試著去完成它。創作期間,我確實回想起早些年曾完成一幅哥廷根(Goettingen)墓園雪景圖,還真懊悔去年回去哥廷根(Goettingen)竟忘了去取雪中墓園的景了。創作枯枝與雪景的畫後,我又一度沉溺在黑與白的氛圍中、、、。

~~~小村冬雪景緻   yingju-Lu

漫遊者-Lu

漫遊天地~閱讀連結

網誌月曆

八月 2013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