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們家阿嬷都會在晚上6點左右關窗,用完餐後不久便早早就入睡,那關窗時的聲音總會從樓下傳上來,「休~~~喀!」一聲,這年來好熟悉。現在也許還會在固定的時間聽見這扇窗被關上的聲音,但再也不是阿嬤關上的。

不知為什麼我覺得他們家阿嬤好親切。我母親說不久前才跟她聊過天,她說「活到90歲了,還能穿針引線的,真的也很不錯了!」這些話猶言在耳,今日阿嬤卻以入土為安。

晚年的她,剛好生命最後的這一、二年,是我回到台灣的時間,我幾乎是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熟悉她的面孔。天氣好時她總是會在午後時分坐在屋旁的樹蔭下納涼,人生最好的悠閒,縮成一幅固定的畫框,她這樣沉默著,也許只是坐在那裡看看午後的風景,或看著地板上光與影的追逐,偶而幹一些活,撿一些柴,直到溫度略降才起身,步履緩慢地又走回她的小屋內。

人生最後都會變成這樣的一幅畫吧!留著記憶給後輩的人。而她的子嗣們對她的記憶又是如何呢?每個人感受到的也許都不一樣吧!

 

我的阿公(爺爺)、阿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經不在了。雖然他們在世時,有些記憶對我很模糊,但從他們的身上一樣留給了我幾幅他們人生中的風景。

我對外公的印象最不熟悉,他很瘦又很靜,我很少看見他笑過。在我小時候他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自己搭車來我們家探望,手裡提著要送給我們的食物,印象中每次外公好像都是突然出現似的,有時甚至爸媽都不在家,我們也不知道該和外公聊些什麼?但外公總是會自己一個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好一會兒,等不到爸媽回來才會回去。我真覺得我外公很有個性。我外公的去世也很特別,因為他自己知道他要走了,臨死前還去理了髮、洗個澡,在睡夢中過逝的。

我的外婆讓我印象最深刻,外婆真的長得很古典很優雅很漂亮,我母親說外婆在他們的村裡真是出名的美女一個,家裡的經濟狀況也很好。我外婆生了約10個小孩,一生都為她的家庭在付出,她和藹親切的笑容一直都還留在我的腦海裡。她和外公一樣常常手裡拿著大包小包的食物到我們家,但兩人輪流來。我外婆不識字,但她什麼都不怕,常說「不知道就用問的就好」,我母親說她還曾經自已一個人搭夜班車從台南出發到東部去看女兒,當時大家都勸她不要那麼晚去,但她說她執意要去,因為她不放心她的女兒。就這樣一個人不識字還自己搭車到了東部,隔天平安地又回到家。在那個年代,我外婆真的是非常的厲害!

我記得小時候好幾次在小巷子裡玩遊戲,突然遠遠的看見巷口處走進一位挽著髮髻的老人家,兩手提著滿滿的幾袋麻袋,我們就知道是外婆來了,在大門口便開始很高興地大喊著「阿嬤(外婆)來了!阿嬤(外婆)來了!」外婆依然走得很優雅,面帶慈祥的笑容走向我們,那是我對外婆最深的記憶。她總是會來看看她的孫子們,還拿很多好東西給我們吃,有時甚至還自己提著雞過來。在我外婆生命最後的那些年,她都躺在床上,無法自己自食、行動。一次我們去看她,那也是我最後一次看到她,讓我覺得非常心酸。

但就算我外婆後來走得沒有我外公來的舒服,外婆慈愛的容貌永遠留在我的心裡。我出國念書以後還曾幾次夢見我外婆,夢的情境依然那麼祥和,讓我的心靈感到有些安慰了。

 

除了外婆就是阿公(爺爺)讓我印象也特別深刻,我阿公(爺爺)有深邃的輪廓,眼神帶著朦朧的味道。我每次看見他都覺得他在忙務農的事,以前他也賣冰,常常能看見他騎著摩托車沿街叫賣,不然就是親自送冰到我們家,我們都好高興啊!阿公(爺爺)也很疼我們,但重男輕女的觀念一開始對我父母親也是一大考驗,不過後來我阿公(爺爺)觀念終於有改變了,他在臨終前對我父親說,「你把小孩教育得很好,讓我感到很驕傲與安慰!」我阿公(爺爺)的確還蠻疼我們家四個小孩,相信他的這句話對我父親而言,也終能得到些許釋懷吧!我也幾次夢到我阿公(爺爺),其中有一個夢是他坐在飄流在小河上的一條船上,沿途風光非常清新美麗,夢到他的感覺都算不錯,他跟外婆一樣是到目前為止我曾夢到的兩位阿公、阿嬷。

奶奶活得比較久,她在我出國唸書期間過逝的。我對她最深的印象就是她常在古厝前曬衣服、曬洗過要重複用的塑膠袋的情景。從她的身上真的還可以看見活在上個年代的人的生活情景,她東西吃得很少,典型的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人。

 

隨著阿公阿嬤們的離去,我也感覺到我們也逐漸失去上個年代人的生活的情景與感覺,現代人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進步也越來越科技,也許當我們有天再聽聞某人是民國前或民國初年生的時,我們可能會感到難以置信,但相對地對這些老一輩的人而言,他們也有可能並不適應現在這樣的社會。時代就是這樣,像老舊的電器必須淘汰而一代代的消失與離去,最後只剩下記載、文字、相片讓人可以回味。

 

人生最後都會變成一幅風景畫,這其實也是對某人所能有的追憶中印象最深的那幅生命中的畫吧!

 

——-人生最後的風景  yingj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