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daily archive for 2010 年 07 月 28 日.

 
 

用學業、證件來證明專業的程度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的共識,學位似乎也代表一個人在社會地位上的價值,還沒出國唸書以前,我深覺得自己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尤其自己的父親又是老師,特別注重教育。求學時期雖然我的課業表現並不突出,但身在升學班「課業」自然而然便成為學生時代的唯一生活目標。年少時不太能有時間看電視,唸書的時間被規定得死死的,最大的享樂就是下午時段播放的卡通時間,還有週末假日的武俠片。網路、媒體資訊並不發達的那個年代,當學生的日子非常的單純,媽媽說「唸書才有出頭天的機會」。

10幾20年來資訊傳播媒體進步的速度之快,讓社會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動,更覺得自己這些年來是用時間、生命在追趕著偌大漂浮在空中的資訊,有時那種感覺像無重量的,東西看似在你的眼前,卻怎麼接也接不好;有時那種感覺又像在運動場上進行的一場充滿刺激的比賽,我必須移動位置,但漏接的球或根本沒看見的球卻又是那麼多。一路下來這種感覺讓我真的覺得很矛盾,這是生活必須的經驗嗎?我想很多人會說「不須要」,是的!但很多人還是這樣生活。

這一路求知的路程不知不覺也已經來到人生的另一個關卡,人生中過去那個某個時候所面臨的挫折感或無力感,也隨著時間而過去,雖然我們一直有新的問題必須面對,就這樣,生命的路程訓練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我們都已經年長,也逐漸淡忘自己1920歲時那年輕、青澀的模樣,與當時對人生的夢想,年輕的臉逐漸在衰退,某天回頭看過去20歲時的自己,還真是會嚇一大跳,那種震撼也許已不再是單純的清純或羞澀可以形容的吧!

我學到了什麼呢?在人生的這條路。

現在的我和當時年少的我,所散發出來的感覺是不是仍然一樣?還是在我的身上,正散發著一種在我年少時不曾想過的模樣?

現在年輕的你總有一天也會變老,你願意看見未來的你是怎樣的你呢?

 

我們總是往前看,以為前面的道路上有滿座的金礦、、、。

 

我偶而會想起那天在超市偶遇的老同學,也回想起她所說的話。她說其實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出國唸書,雖然這是一句非常簡單又普通的話,卻讓我思量頗久。其實像她這樣優秀的學生,以前在班上大有人在,在我的眼裡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菁英,可是她的話卻讓我感到非常震驚,難道過去的她從沒有那種欲望,想到國外看看不同的世界嗎?我思考良久,才發現成長的環境背景、個性也許正是每個人生命發展最大的不同點所在,我們很難抗拒這樣的宿命。她反問我呢?也許當時我也以為,當我選擇出國唸書這條路時,我前面的道路也有一座滿滿的金礦吧!

 

學歷讓很多人嚮往,唸完大學很多人都很想繼續深造或唸研究所,或出國唸書,我很少聽到有人最大的願望是唸完書當個家庭主婦。不過出國多年後,我輾轉從朋友那得知,我的一位大學同學人生最大的願望還真的就是嫁人,擁有美好的家庭,果然大學畢業後不久她就遠嫁異國了,但畢竟在我所認識的人中,選擇很快進入婚姻的人並不多,似乎不是忙著課業就是事業。

 

去德以後,很慶幸地我在考試上算一路順利,不知道為什麼,當時考上藝術系時我很自然地會回想起過去在台灣的日子,在台灣不管是工作或考試,當時我的四周總是會迷漫著一股污煙瘴氣,而如今我終得以脫離那種不愉快的感覺,其實當下我真覺得自己很幸運!我以為我似乎已經脫胎換骨,正呼吸著自由且不一樣的空氣,的確是的!對我個人而言的確是這樣。但很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並沒有因為我的自我感覺良好而一樣美麗。留學那些年的生活,讓我見識到人性的種種,對某些人的行為也甚感驚訝,而這,人性,沒有因為異域而有所不同。

當人擁有目標時,有某部分人其貪婪的人性底層便會曝露出來,有時甚至會採取不擇手段的方式來達到目的,不管這目標是什麼,學歷、工作、虛榮、或得到某人的寵愛。

我在德國時也遇到幾次不舒服的人事經驗,德國人或說外國人時常搞不清楚我們亞洲人,不懂我們來自不同地方的差別,好像黃種人就什麼都一樣。有人把那一套批鬥、暗箭傷人都帶到學校與教會,目的就是為了要掌權或展現自我,這些人有人和我一樣在海外求學,他們一樣能拿到學位,也許以後也能在某個單位當個上司,或當上講師、教授,但你知道有多少個他們是如何踩死別人、耍心機,一步一步登上他們想要的目的嗎?想想你的人生也一定看過或經歷過和我一樣的例子,只是同樣的性質也許出現在不同的位置,比如職場,如此而已。

其實這些年來我領悟到,人的過度虛偽撐到飽和的狀態,就會變成一種變態。留德期間我也算真正發現,某些人的素質和人品往往沒有辦法和他們的高學歷連在一起,甚至我們都聽聞有不少人在國內的學歷都是假的,但誰?德國人知道這些事呢?!別說我在德國的事了,這陣子台灣的社會新聞不是也有很多令人髮指的事嗎?擁有高學歷的醫師、法官,他們做了什麼事呢?我想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公平的事,而長大後的這一些經驗也都不是我小時候可以預知得到的,儘管我們仍然渴望著良善的社會,無可否認的人越年長感慨的事似乎也越多吧!

 

社會就抽象而言,就是人性所堆疊出來的一個生活空間。當你仔細看時,你會發現很多活躍在抬面上的人,他們對生活的解釋自有一套規則,也許他們比較「成熟」,也許他們很勇於在現實生活中展現自我,也許他們對社會真的有一種使命感或夢想,總之不管好或不好,他們能以他們的生活觀念或方式影響很多人。

但,我們必須向這些規則學習嗎?或說那是人生學習的模範嗎?

 

若你現在問我關於高學歷的看法,我想我的思考絕對不會再像從前一樣的天真,也許是因為有不好的例子讓我反思這個問題,但我寧願這樣反思也不願意陷入高學歷的迷思。

 

~~~ 感觸  yingju-Lu
 
 
 

漫遊者-Lu

漫遊天地~閱讀連結

網誌月曆

七月 2010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